田间地头显身手 科技致富写人生
作者:刘军林 时间:2020-10-28 阅读:255
田间地头显身手 科技致富写人生
——贵州省科技特派员李飞倾情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通讯员 刘军林

李飞在雪山镇马铃薯示范基地介绍绿色马铃薯新品种筛选情况
李飞,百姓眼中的“土专家”,让乡亲们致富的“科技明星”。他就是“让技术长在泥土里”的贵州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副所长、贵州省科技特派员。他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从事马铃薯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为科技兴农富农作出了突出贡献。
“搞好马铃薯技术培训,给老百姓引导好致富路子,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培训,全程跟踪服务,解决老百姓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是李飞的“工作经”。自参加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李飞时常走进派驻点——威宁自治县,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培训指导。
时下正值马铃薯的收获季节。走进雪山镇雪山村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只见李飞正在忙着指导村民们采收马铃薯,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据李飞介绍,贵州洋芋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科技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对此,他感慨颇深。至今,他已经连续在贵州脱贫攻坚第一线奋斗了7年,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成了他们的贴心人,也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7年的科技特派员生涯,让来自农村的他,找到了发光发热的地方。从马铃薯品种选育,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科技特派员大有可为,尤其是贵州威宁。
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李飞早已习惯当地老百姓称呼他为“洋芋博士”。每当看到老百姓丰收后的笑脸,看到他们脱贫之后的喜悦,李飞总是觉得很欣慰。“在地里的一起辛苦,都值得!”
在鲜食马铃薯新品种推广的道路上,李飞一直认为老百姓和市场认可的品种才是好品种。黔芋8号2016年刚审定后,2017年李飞就将繁育的30多万粒黔芋8号微原原种开车送到离贵阳近400公里的威宁自治县雪山镇雪山村和松坡村,无偿送给当地的贫困农户。开始大家对这个品种都不了解,都不敢领回家种植。为鼓励大家种植,李飞承诺对种植这个品种的农户每家每亩补助1包尿素,并对收获后的原种通过当地合作社回收。大家很快的就将黔芋8号的原原种领回去了,30多万粒的原原种发放了60多户人家,平均每家种植1-2亩。第二天,李飞又给大家专门做了一个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种植这个新品种。
田间中期管理时,李飞和他的团队成员拉着尿素来到村里,根据之前的发放清单向大家一一发放了之前承诺的尿素。乡亲们都觉得李飞老师特别讲信用。除了尿素,李飞还带来了防治晚疫病的药剂,之前这里的老百姓是基本不防治晚疫病的,这次李飞给大家认真示范,把药剂均匀地喷洒在洋芋的叶子背面。一晃就到了收获的季节,李飞又来到了村里,乡亲们都围上向李飞七嘴八舌地讲述黔芋8号的事情:“李老师,这个品种太好吃了,挖出来的时候看起金黄金黄的,吃起来很香也很面。”“李老师,这个品种很好,植株又不高,还抗病,薯块又光滑,卖相好”“李老师,这个品种今年我不卖了,我全部都要拿来留种,明年继续种”。看着乡亲们的热呼劲,李飞笑了,新品种的推广又扎实的迈出一步。
有了新品种还需要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这得需要农机农艺的结合。2019年年底年,李飞和他的团队成员,在雪山镇雪山村与村民签订协议租了近200亩地亲自开展示范。今年3月中旬,随着突、突、突的声音,李飞开来了一台马铃薯播种机,前面是404拖拉机,后面是集合开沟、下种、下肥、起垄、覆土和覆膜一体的播种机。乡亲们都围拢过来看这机子怎么种洋芋的,李飞介绍只需要3个人这台机子一天能种植20亩。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肥料和种子上到料斗箱中,然后就开始播种。随着机子的开动,后面留下一厢长长的种得规规整整马铃薯,“哇,真的种得又快又好!”乡亲们欢呼。随着机子跑了一个来回,一块5亩的地就种植了近一半。“这样子种,我家的地一天就能种完,看来还是需要机械化呀”。
为了扩大雪山镇马铃薯产业的影响,今年7月3日,雪山镇雪山村上午9点迎来了80多人的参观队伍,参观李飞及团队承担的国家马铃薯良种联合攻关品种和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展示,现场会全程网络直播云上观摩,13项技术集成、85个攻关品种、33分钟视频、8206人在线,好评如潮!贵州——北京——全国零距离互动,马铃薯首席专家金黎平感叹:“威宁是国内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友权在线“热烈祝贺会议成功召开”,评价“马铃薯长势不错,正在开花,真漂亮,直播效果好,值得推广”,这次会议,一下子让雪山镇雪山村在马铃薯界出名了,对贵州马铃薯产业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秋收的季节转眼来临,今年9月3日,通过农业部门组织专家组测产,测出抗晚疫病马铃薯新品种黔芋8号平均亩产达3193.17公斤,最高亩产3849公斤,其产量远远高于普通马铃薯品种,增收效果明显。经专家组现场测产鉴定和评议,一致认为“抗晚疫病马铃薯新品种黔芋8号高产栽培示范推广”项目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方式种植,集中连片,通过脱毒种薯、覆膜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技术的应用,措施到位,马铃薯长势均衡,无明显病虫害危害,成果显著。
看到测产后的数据,当地老百姓都佩服了。多年以来,威宁马铃薯种植经历了全部人工种植、机械犁地、半自动机械收获等不同阶段。从2010年开始,李飞及团队针对威宁容易春旱的气候特点,不断开展马铃薯机械化设备的试验与筛选。历经十年,最终筛选出了适合威宁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单垄双行马铃薯种植采收系列集成设备。据测算,机械化的整地效率是人工的40倍,开沟、播种、施肥的效率是人工的80倍,机械化收获的效益是人工的60倍。威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机械。如今,李飞及他的团队不仅为雪山镇带来了新品种,还带来新的种植方式和新的思路,通过新品种加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铺开道路,为威宁乃至贵州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的动力,为产业振兴、脱贫攻坚谱写了新的篇章。
“如果我们碰到了自己不知道的马铃薯病情,就拍照发微信给李飞老师,经过他的指导之后,再告诉农户。”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绍刚说,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能让种植户及早防范。经过李飞老师不断的科技培训和经验推广,当地马铃薯增产效果特别显著。
“下一步,我想再引进更好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应我们目前新的市场;引进简易化的新技术,让农户能更轻松掌握操作;争取更多的马铃薯项目,让老百姓在项目中受益,让农民真正增收致富。”李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