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1-13

玉米浆粑粑

作者:刘思来 时间:2020-11-13 阅读:193


   每年秋天,玉米成熟的时节,母亲准会做些玉米浆粑粑来给孩子们解馋。
  玉米浆粑粑的做法复杂,费时。秋收繁忙,但是为了孩子,母亲总会抽出时间来做。如果实在太忙了,便挪到晚上做,等热气腾腾的浆粑粑端上来的时候,孩子们已经瞌睡得东倒西歪的了。
  做浆粑粑很讲究时机,一年就那么几天的时间。老品种的糯玉米,不能太老,太老没浆,做出来不好吃。也不能太嫩,太嫩了玉米粒难以从玉米棒子上脱粒,也不劲道。母亲选择成熟度刚好的玉米,将玉米从棒子上脱粒,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只能手工脱粒。脱下来的玉米粒,放在石磨上慢慢磨,白色的玉米浆从两个磨盘之间缓缓流淌出来,母亲伸了伸发酸的腰,继续转动石磨。
  磨好的玉米浆包成大小一致的长方体,不能太大个,不然熟不透,如果包不严实,玉米浆会淌得满锅都是。包好的浆粑粑,上蒸笼蒸熟即可。那时候没有白糖,为了口感好一点,母亲通常会在磨好的玉米浆里放一些糖精。
  母亲做浆粑粑的时候,特别专注,就像对待一件艺术品,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如果有一年来不及做浆粑粑,总感觉那一年像没有秋天似的。
  做好浆粑粑后,母亲总会给邻里一家送一点,吃不完的浆粑粑,通常会晾干水分,能保存好几个月。那时没有什么零食,母亲便将干了的浆粑粑放在草木灰里烤,烤成金黄色时拿来给我们解馋,吃起来有点像现在北方的干馒头片儿。
  长大后,求学离家,故乡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旦离开就只会越来越远。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人生就像设置好了的程序,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够回家一次,季节性的故乡美食,再也吃不上了。人的味蕾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食用的食物越来越精致细腻。条件艰苦那些年心心念念的美食,成了现在大家眼中的粗粮,老人喜欢吃,孩子们根本难以下咽了。有些食物,在时代的进步中慢慢被遗忘。
  母亲老了,身体大不如以前。但每年秋收的季节,母亲还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做我们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玉米浆粑粑,红薯窝窝头,苦荞饼,自制米酒,糯米糍粑,红豆酸菜,卤豆腐……,以此来消解对孩子们的思念,仿佛孩子们都在身旁,围住母亲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