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1-19

张守书:要做老百姓的暖心人

作者:宋邦辉 整理 时间:2020-11-19 阅读:175


   我叫张守书,是县教科局的一名工作人员,2019年6月被单位选派到新发乡红丰村驻村,之后因工作需要调整到新发乡曹家沟村,无论是红丰村还是在曹家沟村,我都在用心、用情、用力地和群众建立感情,当好村委会的好帮手,做好老百姓的暖心人。
  曹家沟村支两委人员平均年龄较大,随着信息化到来的今天,村上用电脑办公是村委人员最犯难的事。自从我来到村上,就主动承担了大大小小的电脑业务,并为村里争取资金建成了全村唯一一个党员活动室。有了党员活动室,全村17名党员总是活跃在这里进行学习和讨论村上的事。
  全村346户161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81户412人。这一年来,我不知道走访过多少次,有大部分贫困户是一天都要去几次,走访成为我的一种自觉行动,每到一户总是想着帮老百姓解决问题,哪家应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哪家应补齐什么短板、哪家急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总是要事事过问、户户了解、牵挂在心,直到最终解决。
  老百姓的收入是我最揪心的事,今年收入怎么样、收入来源是什么,我总是问得仔仔细细,遇到收入少的或无收入来源的贫困户,就坐下来和老百姓慢慢拉家常,帮其找“路子”,动员务工,讨论种些什么农作物等等。因全村土地贫瘠,不适宜发展规模化产业,该村除了农户自己种植土豆外几乎没有其它成规模的产业,全村老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便是外出务工。所以动员“懒汉”外出务工是我每天都要做的重要事。
  贫困户李世先是全村唯一的特困供养人员,今年61岁,孤身一人生活,经常思想情绪不稳定,每次我到他家总是和他拉家常到深夜,慢慢稳定他的情绪。他从之前的抑郁悲观到现在对生活开始充满希望,存着每月的政府特困供养金还在门前自己修了围墙和花池。
  王熙文,全家10口人。父母亲均年迈体弱,夫妻俩带着6个孩子,大的已经上大学,小的还在小学读书,父母年迈需要照顾,出不去打工,收入来源已成这个家庭最大的问题,另外去他家的路从村公所出发需要20余分钟,路很陡,遇到下雨雪的坏天气,出行非常困难。针对他家的实际,我一次又一次到她家里,经常检查住房是否安全,并动员其到扶贫搬迁点生活。经过多次努力,王熙文全家在县城安置点分了新房,孩子在新房附近上了学,还享受了各项扶贫政策。如今,老人脸上挂满了笑容,王熙文本人也在安置点附近就近务工。
  尹时住,全家6口人,家住牛场坝组,经动员,他把家里的积蓄加上在信用社贷款,购买了16头种猪以发展养殖业。今年大儿子尹祥以563分考上河北医科大学,孩子上学经费成了这个家庭的主要困难,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便协助其申请金秋助学5000元,助学贷款8000元,二儿子尹岩杰在六盘水市第十中学读高中二年级,孩子上学均已享受教育资助政策,减轻了这个家庭的负担。
  这些小故事,是我在曹家沟村帮扶的缩影。如今全村发展土豆种植2600多亩,养牛70多头、养羊200多只、养猪150多头,转移就业465人。全村人均收入已超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