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1-24

李文住:带领村民闯富路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0-11-24 阅读:200


 

李文住在辣椒基地

  外出务工遭遇偷盗,几年积蓄因创业破产,80后的龙街镇营合村青年李文住,经历过苦难的童年,背负着亲人连续离世的伤痛,生活给了他太多磨难,但这些磨难就像是一把把雕刻刀,雕刻出了如今心怀感恩、勇于担当,在扶贫之路上坚定前行的李文住。
  李文住说:“在困境之时,别人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学会了感恩。”
  父亲患有严重精神病,母亲离世,李文住是祖父母带大的孩子。2010年春节,外出务工的李文住回家过年,他发现祖父母都老了,这让他萌生了返乡创业以报养育之恩的想法。
  回到家乡后,李文住和妻子开起小餐馆,发展养猪,购买农用车帮助周围人运送农用物资、砂石料等,慢慢积累,取得了水泥和钢筋的经营权,拥有了三台挖掘机和一台铲车。
  带头致富能力强,对待群众工作热情上心,经常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干好事干实事。2015年3月,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和村支两委推荐李文住为村委会主任助理。随后李文住主动向村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书,于2017年9月成为正式党员。
  “我认为加入党组织是一种内在精神动力,可以更好地指引自己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李文住说。
  加入党组织后,李文住还担任了营合村党支部书记,他勇担重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村民谋发展、闯富路。
  要致富,先修路。回首从前,营合村最困难也是群众最苦恼的问题就是交通,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晴天黄沙漫天,雨天泥泞不堪,不仅制约了当地群众的出行,也成了产业发展的桎梏,群众生产只能靠人背马驮,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李文住从自身做起,投工投料,带领村民修通毛坯路,在政策帮助之下,路面完成硬化,打通了11公里的通村路、12.8公里的通组路和1.4公里的产业路。放眼当下,营合村的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四通八达,不仅便利出行,也极大助力产业生产。
  “原来老百姓种出农产品,由于交通限制没有办法运出去卖,只能自产自销,但是现在交通方便了,种地或是养牛出售都方便,有了收入,大家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李文住说。
  营合村产业以种植洋芋和养牛为主,目前牛存栏228头,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今年试种辣椒80亩,每亩产值在4000元左右,覆盖全村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李文住说:“经初步核算,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能达9600元左右。”
  村民杨留国和闵德荣都是李文住的帮扶对象,除了平时的走访了解,李文住还通过多次和他们交流谈心,宣传政策,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现如今,51岁的杨留国通过自身努力,在村子周边打零工实现了收入达标,他说:“今年做水泥工挣到了25000元,还养了2头能繁母牛和2头猪,国家帮扶点,自己努力点,勤快的人家变化大,要用自己的劳动换来好生活。”
  70岁的闵德荣说:“国家政策好,领导干部也很关心我们,经常来看望,原来吃穿都成问题,现在吃穿不愁,生活越来越好了。”
  对于扶贫,李文住认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扶志”是扶贫真正意义所在。营合村计划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依托,引领带动全村发展魔芋种植1000亩。
  李文住说:“在扶贫工作中,我将始终铭记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大事小事,我都应当带头示范,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累,发挥优良传统,带领全村群众致富,拔掉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