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在推进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中做到“四个留下”
作者:宋邦辉 时间:2020-12-02 阅读:170
“我们党支部培育选树了10余名致富带头典型,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入户帮扶等方式,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0余期,让党员致富带头人迅速成长为群众致富的‘领头羊’。”问及村里开展干部队伍培训以来的成效,威宁自治县羊街镇双河村党支部书记刘伟说,如今村里有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同样,草海镇同心社区结合社区“十条底线”,制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参股规则,由16个自管委对所辖的农户进行评定,根据“美丽家园一片红”人居环境考核细则,进行环境卫生评比,被评为环境卫生“讲究户”的党员、群众,可优先入股合作社;而违反“十条底线”、违反“三级自治”“村社一体”抱团发展的均不能入股。
今年来,威宁自治县积极谋划布局,以“四个留下”为重点,深化党建扶贫,选优配强、严管厚爱干部队伍,抓实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
突出“五抓五强化”,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以突出“五抓五强化”(抓考查把关,强化班子建设;抓摸排培育,强化后备力量;抓传帮带训,强化能力提升;抓实绩考评,强化担当作为;抓关怀激励,强化岗位引力)为具体举措,加强党组织建设,着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探索“四聚四促进”,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紧紧依托全县蔬菜产业优势,探索“四聚四促进”(聚焦“党建引领”,促进产业发展组织化;聚焦“组织群众”,促进体制建设规范化;聚焦“优势产业”,促进运作模式多元化;聚焦“强村富民”,促进利益联结长效化)工作模式,以建强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为重点,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一步把村班子带强、把村民带富、把产业带优,推动村级干部增加收入、推动村集体增加积累、引领群众增强致富能力。全县有596个村(农村社区)党支部领办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59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96个,共领创“一村一基地”537个。
采取“三个”有力举措,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以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为引领,强化政策支持,以“盘活存量,全面实行集体资产确权颁证;做大增量,加强政策支持注入资金项目;放大变量,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持续发展”“三个举措”为抓手,努力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促进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渠道增收积累。目前,全县集体经济积累20246.76万元,经营性收入517.3万元。
围绕“135”工作思路,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紧紧围绕“一核三治五好”工作思路,发挥先进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优化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级“三级自治”体系,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乡村德治提升工程,努力构建以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党建引领好、群众自治好、乡风文明好、为民服务好、社会风尚好的“一核三治五好”乡村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县共设立5499个“自管委”,组建24103个“十户一体”,基本实现小事在“十户一体”内解决、急事在“自管委”内解决、难事在村委会解决,做到村事村管、民事民办,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巩固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