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居住的天堂可有信箱
作者:陈赟平 时间:2020-12-08 阅读:183
十一岁那年,因为家庭困难,三婆领我去数千里外的新疆读书,当我坐上车穿越大大小小的山丘的时候,一边不停地追撵客车,一边大声喊着我的乳名,之后一直坐在高高的山梁头,泪水涟涟、牵肠挂肚的,是难舍亲情的你么?初中三年,在十几里远的乡中学走读六个春秋,无论阴晴雨雪、电闪雷鸣,每每将我送到村口,静静地看着我拐过土崖,逐渐远去的背影的,是深怀期盼的你么?当我每次因成绩优异,从学校捧回奖品,抑或后来在省、市报刊发表了文章,带回样刊念给家里所有人听的时候,那个端庄里透着浓烈的喜气、持重间融着十足的自豪的,是笑容满面的你么?……这样的场景,如此的情怀,若不是我耳闻目睹,便实在难以相信: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你,始终在偏僻山村生活和劳作的你,牵扯着儿子们的,不仅有与生俱来的至亲至爱,更有对儿子们殷切的期盼,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娘啊,我深深地因你骄傲!
娘,可恶的病魔让你离开人世已经十四年了。你生前与众多的农村姐妹们一样,是一位平凡而朴实的女人。可是,在陈氏家族的历史中,在这个家族繁衍的子孙后代的心目中,你又是多么的不平凡啊!你的音容笑貌,你在生活与劳作中显现的聪明、善良和好强,永远留在我们后辈心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你是一位聪明的女人。你既没有书香门第的出身,也没有读过几年书,却能在上世纪80年代末,给远在西北边陲当兵的二哥接二连三地写出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情真意切,最能表达母爱的信来,这在当时村子里跟你同龄的妇女们当中,是独一无二的。正是因为当年你一封封洋溢着浓浓母爱的信笺,才激励了二哥一心一意在军营里苦练本领、屡获嘉奖。你还会唱歌,你喜欢唱那些纯朴的民歌。也唱秦腔,杀庙里的秦香莲,寒窑里的王宝钏,是你最擅长的折子戏,简直是百唱不厌。久而久之,弟弟也学会了。他八九岁就穿着小花衣,坐在院墙角,敲起木梆子,唱给一群年龄相当的孩子们,直听得他们泪流满面。讲古经同样是你的的拿手好戏,像劈山救母和狐鬼野怪之类的故事,虽都是一些古老而传统的故事,但你话不打折,一气呵成。其中王祥卧冰的故事,作为古代人孝道长辈的典型,给小时候的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成了培育我孝心的最初的精神土壤。
你又是一位善良的女人。包产到户前,你和爹苦心经营的这个六口之家并不景气,但你乐意收留远方来的客人:卖针头线脑的秦安货郎,焊铁钉锅的张川汉子,沿门乞讨的贫家妇孺,玩杂耍讨饭吃的流浪艺人。你给他们做同自家人一样的饭食,拌汤泡干馍、包谷面疙瘩、谷子面散饭,甚至白面片片,大家吃得有味,你心里觉得舒畅。你常说:出门人辛苦,能帮一点是一点,积善积德的事啊!服侍爷爷、婆婆更是你义不容辞的天职,他们睡觉你暖土炕,他们早起你倒便盆,至于爷爷的罐罐茶,你每天早上六点钟就已经熬好了。你再忙再累,每周也要至少三趟去看望隔河住着的外婆。外婆由于早年患病,失去了用双脚走路的功能,三十多年里只能跪着干家务,跪着迎来送往。每次见到外婆跪着挪移的情景,你的泪水便哗啦啦往地下淌,淌多了就往心里咽,跪着过日子的外婆总是让你心疼啊!还有:谁家紧巴得揭不开锅,你便背着爹将家里仅有的杂粮装上一碗,送给他们充饥;谁家有人离世了,你便替他们难过流泪;谁家的孩子被人不明不白地打了屁股,你便替孩子的家长抱不平……总之,我打骨子里认定,你的善良足以让我们陈家安康、兴旺。
你更是一位好强的女人。从你嫁给父亲的第一天起,你就试着把任何事情做得比别的女人更好些,将粗茶淡饭做得比人家的更可口,将衣裳缝制得比人家的更精致,将庭院打扫得比人家的更干净,将庄稼种得比人家的更茂盛,将孩子们打扮得比人家的更好看,教育得比人家的更懂事。无论小学还是初中,每当我捧回奖状,你总要小心翼翼地接过手,一字一顿地念,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大家听,那么投入和认真,一副陶醉的样子,欣喜之情难以言表。你逢人便说:“平儿又考了好成绩,一张红底黑字拓印的奖状,比我种的五谷还金贵呢!”
娘,你的一生苦乐相伴。二十多岁时的苦缘于拉扯儿子们的维艰,乐缘于儿子们虽吃着粗食但身体结实。三十多岁时的苦缘于虽辛勤耕耘但生活依然贫困,乐缘于儿子们勤奋好学、成绩看好、年年得奖。四十多岁时的苦缘于对儿子们成家立业的操劳,乐缘于大哥和我考取了能吃上皇粮、用上薪水的中专学校。五十多岁时的苦缘于望着儿子们个个走向生活的煎熬,乐缘于烟火旺盛、孙子满堂的天伦之乐。年轻时,为了让儿子们吃饱穿暖,快乐成长,你吃尽了苦,操碎了心,年龄大了,你惦记着为生计四处奔波的儿子们。农闲时你看着儿子们的照片跟父亲唠叨,或黄昏时将目光伸向庄头唯一通向远方的路,你在盼着儿子们归来呵!你健康时,儿子们很少陪在身边,与你促膝谈心,共话农事。你患重病了,儿子们围着形容异常、白发近无、语气微弱的你,黯然神伤,泪眼朦胧。更痛心的是,你在2006年收获的季节猝然离去,让四个儿子和六个孙子来不及见你最后一面,成为儿孙们心头一辈子解不开的疙瘩。那年农历七月十七,在老家肃穆的灵堂里,看着你肿胀得可怕的胸脯,看着你静静地闭合的眼睛,看着你安祥得无以复加的容颜,娘啊,我的眼前浮现出你无比亲切的音容笑貌:你送我走出家门去学校时的叮咛,你做好饭食等我回家时的踱步,你在昏暗的油灯下给儿时的我讲故事的情景,你在夜阑人静时分为我一针一线缝补衣服的模样,你接到我师范录取通知书时的惊喜……所有这一切,都丰富着、生动着我的人生道路。
娘啊,多少年过去了,你却一直活在爹和儿孙们当中,活在乡下老家的每个角落和空间。你去的,是比西坡这个村庄更美好的地方——天堂。那里有比这里更多的鸟语花香、清流绿草、山冈低谷,有这里根本没有的歌声、舞蹈、故事,到处一派和乐、安宁的气象。没有辛劳和汗水,没有贫穷和疾病,没有悲伤和痛苦。在平常日子,在逢年过节,在每时每处,你慈祥的笑容、聪明的天性、善良的情怀、好强的性格,都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你生前总是以自己的这些美好品格浸透着我们后辈的骨血、哺育着我们后辈的心灵,是滋养我们后辈健健康康成长、堂堂正正做人的莫大的精神力量!
娘,这是我写给你的家书,我要用自己绵长的思念寄给你,你居住的天堂可有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