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镇: 培育特色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杨静 毛宁 马兴会 时间:2020-12-08 阅读:146
近日,走进海拉镇海元社区岩江水组,一排排茂密的甘蔗和数十亩地瓜映入眼帘,村民有的在砍甘蔗,有的在挖地瓜,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我家总共种有地瓜和甘蔗10余亩,今年差不多有4到5万的收入。”岩江水组村民彭兴发笑着说。
其实,彭兴发家以前只是靠种植传统农作物来维持生活,后来,在村支两委的引导下,他家不仅种植甘蔗和地瓜,还少量种植有花生和红薯,希望通过发展多种产业脱贫致富。
在海元社区,像彭兴发一样通过发展产业让自己富起来的还有很多,铅厂组的养殖大户冷小波就是其中之一。
冷小波家以前靠出门打工维持生计,但时间越长他越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正好这时,村干部告诉他,回家发展产业可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冷小波左思右想,他决定回到家乡发展养殖业。
冷小波自2019年回到海元社区,就做起了养殖场老板,不仅让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吸纳2名贫困户到养殖场务工,现在养殖场有了一定的规模,他正继续扩大规模,想以此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进来,通过养殖增收致富。
“我现在养着19头牛、11头猪,还顺便把煮酒业也发展起来,一年下来,有好几十万的收入。”冷小波说。
海元社区的大平子组,村民也享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好处,该组种植蔬菜150亩、黄果50亩,每年户均增收可达2万元左右。
据海元社区村支书宋珍前介绍,该社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全社区种植党参200亩、辣椒100亩、蔬菜150亩、黄果50亩,还有花生、地瓜、甘蔗等产业,养殖牛200余头、猪500余头,带动贫困户97户发展。
海元社区只是海拉镇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拉镇把培育支柱产业作为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抓实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户收入达标,在巩固2万亩党参种植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低效作物调减工作,规划种植青花椒6000余亩、魔芋4600亩、辣红花1700亩、南瓜1400亩,按照长短结合的模式在河谷地带种植了3600亩软籽石榴,产业基本上覆盖了所有贫困户,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