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礼奎:寒洞社区群众眼里的“万事通”
作者:张付全 整理 时间:2020-12-15 阅读:182
我叫万礼奎,是毕节体育学校的教师,2019年6月,我被组织选派下沉到威宁自治县五里岗街道寒洞社区(现雄山街道寒洞社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大家都叫我“万老师”。
刚来的时候,正赶上威宁实施易地扶贫蔬菜基地建设,寒洞社区属五里岗易地扶贫蔬菜基地建设的中心,3400多亩土地,都在蔬菜基地建设范围。这对寒洞社区驻村工作队与社区两委的工作能力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正值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期,要动员社区百姓自行收割,并运输至街道办事处协调的第三方收购点,动员面广、难度大。
为了加快蔬菜基地建设进度,为蔬菜种植抢时间,寒洞社区驻村工作队和社区两委组成攻坚队,夜以继日在村开展工作,反复动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群众逐渐转变了思想观念,从刚开始的拒绝到配合,再到积极支持。
在刚开始动员过程中,我因为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只是随同动员,多是倾听。随后,我开始发挥作为一名“师者”的优势,在动员中总是能找到突破口,达到动员的目的。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驻村工作队和社区两委半个多月的动员工作,寒洞社区土地流转从100亩到200亩,再从200亩到上千亩,逐步疏通了产业发展的思想阻碍,为寒洞社区易地扶贫蔬菜基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此,我渐渐被社区群众所熟知,他们遇到我,也会亲切地问候一声“万老师”。
在测量流转土地时,部分群众对土地面积有疑虑,我通过细心的解释和重新核定测量,直到老百姓认可。前后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走烂了两双鞋。我这半辈子到现在走掉的路,至少有一半在寒洞了。我不仅用脚步“征服了”寒洞社区3400多亩土地,也用行动“征服”寒洞社区420余户群众的心。
产业兴,百业兴。寒洞社区易地扶贫蔬菜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龙头企业为基地经营主体引领发展,为社区群众拓宽了致富门路,解决了社区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壮大了社区集体经济,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政策宣传过程中,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到每个惠民政策的精准数据,我都能娓娓道来,正因如此,寒洞社区群众都夸驻村工作组有个“万事通”。
作为一名下沉工作者、一名脱贫攻坚一线战斗员,就要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新篇章,就要勇于担当,敢辟新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