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2-16

新时代毕节精神:用担当书写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时代华章

作者: 时间:2020-12-16 阅读:148


 (上接1版)
热血抛洒脱贫路 硕果累累慰英魂
 
  全国脱贫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在毕节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尤其是万余名驻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把所驻的村当作自己的家,埋头苦干,同心攻坚,把扶贫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竭尽所能倾力相助,殚精竭虑谋求发展,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脱贫攻坚的宏大战役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颂歌。
  2019年11月27日下午,大方县凤山乡谢都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永凤,工作期间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于次日去世,5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她倾注心血的一方热土上。
  陈永凤自2008年3月至2014年,先后担任谢都村村委会副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期间,她兢兢业业落实好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没有叫苦叫累,没有向组织提条件、讲理由,一心扑在脱贫工作上。在她几年如一日的团结带领下,2019年3月,谢都村顺利接受了省委托第三方脱贫验收和国家脱贫成效验收。
  陈永凤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责任和担当,她为当地群众所奉献的热忱和心血,已被他们深深地铭记。
  2019年10月18日,金海湖新区青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共产党员耿展宇,在外出核查贫困户信息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倒在了扶贫路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
  耿展宇是浙江玉环人,中共党员。2011年8月,他远离故土,以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的身份,从老家来到金海湖新区青龙街道,开始了他的扶贫之路。8年来,他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脚步遍及青龙街道7个社区72个居民组的每一寸土地,将真情和希望带给了千家万户。自2016年分管精准扶贫等工作以来,他带领群众变思路、找产业、谋发展,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等方式,破除辖区土地少、农业滞后的不足,让一项项产业开花结果。
  如今,谈及家门口的连户路、住的小洋房、社区老年活动广场……不管说起任何事,当地群众始终都离不开“耿主任”三个字,耿展宇已然活在他曾经倾注了心血乃至生命的地方的人民心中,这也算是对长眠于千里之外故乡的耿展宇一种最好的告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山河换新颜。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像耿展宇一样牺牲在一线的,还有赫章县白果街道月亮洞村第一书记李绍山、威宁自治县么站镇大树村坪子组扶贫干部李清平、纳雍县乐治镇青杠社区驻村干部廖永国、纳雍县珙桐街道临聘志愿者罗朋……他们所留下的扶贫成果,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他们也如一盏盏高悬的明灯,照亮着奋战在一线的同志的前行路。
  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11250名驻村干部,组建了2219个工作组,深入到120个深度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较高的村,采取“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分级挂牌、责任到人”的方式,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前迈进。
  使命在肩,初心不忘。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宏大战役中,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即将开展的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上,毕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绝壁天渠精神”为引领,在感悟“战天斗地”精神中增强“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干劲,在感悟“艰苦奋斗”精神中增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在感悟“不畏牺牲”精神中增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冲劲,在感悟“永不言败”精神中增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意志,干好每一天,积小胜为大胜,进一步凝聚夺取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全面胜利的磅礴力量,为推动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谱写着最新最美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