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镇格寨社区:苹果产业富农助增收
作者:唐爱梅 所培月 时间:2020-12-22 阅读:194

杨华指导果农给苹果树剪枝
本报讯(记者 唐爱梅 实习生 所培月) 时下,正是冬季苹果管护的关键时期,记者来到猴场镇格寨社区精品苹果示范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施肥修枝清园、防治冬季病虫害,为明年丰收做准备。
威宁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高级农艺师、基地负责人杨华告诉记者,冬季的管护十分关键,浇水、施肥、修剪、清园等一系列的措施有助于果园清洁,防治病虫害,果树更健康,为丰收丰产储备足够的营养。
据了解,格寨社区精品苹果示范种植基地于2013年由杨华带头创建,2017年3月,他又注册成立威宁县猴场镇印落福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区居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将社区的土地、荒山、荒坡纳入合作社管理,真正实现统一规划、连片种植、集中管理,合作社共吸纳362户1910人入股,入股股金共计1847.6万元,入股土地7868亩。
目前,格寨社区的精品苹果种植示范园在已建成850余亩的基础上,通过苹果品种引进、选育、示范种植、栽培方式创新,实现了挂果早、品质优、乔化转矮化的技术创新。全社区苹果基地种植面积达8600余亩,盛果期的苹果树有350亩左右,进入初果期的有850亩左右。
苹果种植基地的建成与稳步发展,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格寨社区居民李义仙今年57岁,外出打工不现实,在家又苦于没有务工的去处,示范基地建起来后,她成了首批在基地里务工的“老工人”,“跟着做了两三年了,我们这个年纪出去也找不到合适的工做,苹果基地建起来,对我们太好了,离家近能照管到屋头,又能挣到点生活费”,李义仙笑着说。
基地建成后,社区农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基地施肥除草修枝等日常管理用工需求量大,每年每个劳动力可务工185天左右,按照最低日工资70元计算,务工年收入约为12950元。
除了务工就业,示范基地还吸引了不少苹果种植户前来学习技术,今年48岁猴场镇发纠村村民马稳珍家里种了50多棵苹果树,来到基地学习管理技术之后,运用到了家里所种植的苹果树上。马稳珍说:“我在基地里跟着学技术,管理好家里种的50多棵苹果树,今年卖了1万多块钱。”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创始人杨华道出初衷:“格寨社区区位优势比较好,离六盘水市近,气候适宜,能够种出很好的苹果来,我们建立示范基地,让老百姓真正能够学到技术,在家门口务工,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让家庭更温暖,乡风更文明。”
依托当地区位及苹果产业优势,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集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山地田园综合体,通过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经济附加值高的作物,转变农户思想观念,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杨华说:“依托苹果树的生态效益逐渐恢复植被,在山上种水果打造成采摘观光园,山下建种植培训中心、农家乐等各项配套设施,提高群众收入,真正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