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2-22

李玉香:一句话拉近了我与群众的距离

作者:周阳 刘蓝婴 整理 时间:2020-12-22 阅读:226


 

李玉香(右)正在走访贫困户

  我叫李玉香,是么站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帮扶经历,可还是想把我和结对帮扶对象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这是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忘的回忆。
  张得群是我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她家所在的大树村属于深度贫困村。刚拿到贫困户资料那会,我就迫不及待拉上同事去认门户。可是到了她家才知道,张得群是个盲人,她的儿子朱彦德靠在沙发上玩手机,冷冰冰地说了一句:“帮扶干部,拿什么来帮扶我?”
  回去的路上,我心想:无论如何要把他的“志”扶起来,并且做好了打持久战、啃“硬骨头”的准备。
  第二次去,我主动和朱彦德打扫屋内屋外的卫生,我们开始拉起家常,他们开始接受我。从那以后,我隔三差五去他家走访,就如“走亲戚”似的给他们带点大米、油、棉被、鞋子、衣服、帽子等物品。
  不到两个月,我和这一家子的关系越来越近。发展思路理清后,一家7口人都得到妥善安排。朱彦德当上了护林员,半年增加5000元收入,养了2头能繁母牛和1只羊,同时照顾母亲及有智力障碍的妻子;兄弟朱彦朝一家4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县城,朱彦朝也在蔬菜基地务工年收入1万余元,加上土地流转费,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收入增加了,因为张德群的住房距离主公路很远,拖拉机都无法运材料到家门口,院坝及串户路硬化是个难题。我主动帮忙对接村两委,协调到5360元,请施工方实施了“两化”工程。
  家里的条件虽然大为改变,但是看着朱彦德一个人照顾眼盲的母亲和有智力障碍的妻子,我想再为他们一家人做点什么。于是,我主动联系么站镇残联负责人,帮助朱彦德的妻子陶双巧办理了残疾证,申请到了护理补贴、低保金等政策。同时,我还到县医院咨询张得群老人眼盲治愈的可能,结果无法治疗,我心里面一直很内疚。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和张德群一家人成为了“亲戚”。曾经对我冷语相对的朱彦德,也改口说:“么妹,这么久让你操心了。脱贫攻坚结束后,你还是要继续来我家坐坐。今后你家里面有什么事,也一定要记得告诉我们。”听完后,一股暖流涌进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