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2-24

禄原:耐心真心用心 做精做细老百姓工作

作者:苏远粉 整理 时间:2020-12-24 阅读:181


   我叫禄原,2019年6月我被威宁自治县农业区划中心选派到金斗镇黑坭村担任下沉干部,7月被调整到围帐社区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转眼间,驻村已一年有余,驻扎在村里,走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攀爬过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聆听过每一个贫困户的故事,我深切地感到,扶贫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做精做细是关键,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在工作过程中,我认识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神扶贫是必不可少的,要从思想上、精神上鼓励贫困家庭自强自立。
  村里的贫困户李美德,一人独居,享受国家特困政策。第一次踏进他家时我震惊不已,只见家里面满屋漆黑,破烂的小铁皮炉子斜插着几根木块,一个支脚晃得厉害的木凳,地面放着凌乱的锅碗瓢盆,墙边歪靠着一个掉完漆的木质柜子。见我们来,他低头吹了一口柴火,满屋都是灰屑子。此情此景,我暗下决心将此户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回到村委会,为了让李美德搬到安全住房居住,我多次辗转于镇扶贫办和村委会,为他申请到一套周转房,可想不到的是他却不愿搬到周转房居住。像他这样的家庭在村里远不止一户,如何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成为了扶贫工作中最难啃下的“硬骨头”。于是,我们按照“两手抓”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群众会、大喇叭等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活动,一边不厌其烦的入户做思想动员工作,把群众当作亲人,和他们推心置腹地讲政策、话家常。通过耐心细致的劝导,李美德笑嘻嘻地搬进了“安心房”居住,我感到干部和群众心与心的距离变得更加亲近了。
  另一户贫困户张正广,常年患慢性病,讲话都气喘嘘嘘,妻子智力有问题,家里环境卫生极差,其中一个儿子初中毕业后便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在走访他家时,见他儿子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我上前询问为什么不去找工作,只见他满脸不屑,振振有词地回了我一句:“疫情太严重,去不了”,言语间还怀有几分敌意,我感到要让群众真正满意,干群关系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回去的路上我想,只有真正用心去帮扶,让群众感受到帮扶干部的真心,才能让扶贫政策落地生根。之后,每隔几天我便到张正广家指导他们一家打扫卫生、和他们亲切交谈、讲政策,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慢慢地这家人接纳了我,我成了他家的“常客”。
  如今的张正广儿子,不仅精气神上来了,还时常主动到村公所帮忙,入户帮助农户打扫卫生、修路......我们用爱心、诚心、耐心去想方设法帮助困难群体,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虽然辛苦,但正是靠着这些行动,我们成为了群众心里的“便民联系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扶贫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个秀场,而是要静下心来、深入村户、驻足脚步,了解贫困户心声,他们有太多话要说,只是没人倾听而已。耐心耐心再耐心,做细做实老百姓的每件事,没有什么工作是干不成的。看着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腰包越来越鼓,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