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家门口的健康卫士
作者:朱静 时间:2020-12-24 阅读:150


我叫朱静,是一名普通村医,自2010年3月以来在威宁县斗古镇松坪村卫生室从事医疗、公共卫生工作已经有了10年。
松坪村位于牛栏江畔,地处乌蒙山区深处,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服务人口1564人。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截止今年,我坚守了10年,十余年如一日,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保护神”。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对待病人如同对待自己家人一样,把在校学到的知识发挥到极致,业务水平较高。
松坪村人口比较多,每天就诊的病人也比较多,甚至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也会来找我看病。十余年的村医生涯,我已经记不清接诊了多少病人、出诊过多少次,每次出诊也从没有收取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减轻负担就是我的责任 。我跑遍临近几个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心里一清二楚。
记得去年一个夜晚,已73岁高龄的村民李林翠突发急症,头晕、腹痛难忍,李林翠的儿子打来电话,我立即起身赶去救治。由于地处边远,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三更半夜只能徒步前往,近4公里的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病人家里,病人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治疗,病人疼痛终于缓解,救治完毕我建议其家人将李林翠老人送往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进一步治疗。在得知李林翠出院回来以后,我非常高兴,答应上门免费为其做好后期相关治疗。
2019年1月25日(新年正月初一)凌晨两点,正值数九寒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原来是本村村民朱保才老人突然头晕摔倒需要治疗。我放下电话背起药箱就冲出家门。骑着摩托车一路上寒风呼啸,冻得我直打哆嗦。由于到病人家交通不变,摩托车只能到达距离病人家2公里处,我步行到病人家中。到了病人家中看见病人躺在门后的小火床上,我急忙询问病人头晕原因,给予血压测量,血压值172/102mmHg,及时给病人服用降压药。朱保才是多年的高血压病人,已经服药多年,因为最近降压药吃完了,又离村卫生室很远,朱保才老人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已外出打工结婚生子,身边只有朱保才老人的妻子,两位老人已70多岁,妻子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智力如同几岁的小孩子,没有能力帮助他来村卫生室拿降压药,所以导致血压升高,头晕而摔倒,好在没有摔成重伤,只是轻微的擦伤,经过简单的包扎处理,直至病情好转我才放心离开。
乡村医生不仅中西医、内外科、妇产儿科都要会,而且打针、输液、针灸、按摩,样样都要精。我不能把进门的病人往外推。作为一名基层的医务人员,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仅有为村民解除病痛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牢固的医疗技术功底,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便利和实惠。
行医生涯近10余年,我经常自费购买大量医药类书籍刻苦研读,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仔细翻阅,从中汲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即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也从未放弃过。多年来,我对待患者,始终如一,坚持做到“ 五心四勤” ,诊断细心、治疗精心、解答耐心、接受批评虚心、让病人和家属放心;手勤、脚勤、嘴勤、人勤。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村医,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展现出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最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