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2-28

用心用情帮扶 群众就信赖和好评

作者:何沅青 时间:2020-12-28 阅读:189


   我叫何沅青,是县人民医院派驻金斗镇坪子村的一名驻村干部。
  岁月易逝,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帮扶工作又一年。
  如今,所帮扶的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振奋人心的脱贫画卷展现在眼前,群众的欢歌笑语在耳边响起。
  “既然选择了帮扶路,我就一定会风雨兼程”。每次踏上驻村之路,心中总牵是牵挂着坪子村的家家户户、家庭收支情况、是否能如期出列等。
  我驻村帮扶的地方位于威宁县南部,金斗镇北部,距县城30公里,距金斗镇政府驻地5公里,国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3620亩,林地2380亩,天然草地及荒山1500亩。全村辖3个村民组,总人口247户1136人,党员21人。常年在外务工的430人。
  坪子村属于深度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1户423人,贫困发生率37.24%。2014年至2019年脱贫75户397人,2019年底未脱贫6户26人,贫困发生率2.29%。
  帮扶之初,可以说我是一头雾水,只能扑下身子,现学现用。首先熟悉掌握帮扶相关政策,边学边宣传,通过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家中实情,根据各家各户情况制作详细表格,从贫困户耕地、补贴、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状况、子女上学情况、劳动力分布情况到收入情况都做了详细登记。
  掌握贫困户实情后,根据每户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理出详细脱贫方案。按照“五个一批”脱贫产业项目因户施策。
  帮扶工作中,数据精准录入是一项非常纷繁复杂的工作。来不得丝毫马虎,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错。有时为了改正错误数据,单位总动员全部上阵,常常五加二、白加黑,加班加点。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户开拓网上市场空间,挨家挨户教他们在手机上注册社会扶贫APP,讲解每个操作功能,让他们学会在社会扶贫网络平台做生意,做到线上出订单,线下做产品,大大拓宽了脱贫增收渠道。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2019年3至5月份,金斗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导致苹果、核桃、板栗、玉米、洋芋减产60%以上,灾难面前贫困户无从下手,几乎丧失生产信心。为了帮助群众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尽早开展生产自救,我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苹果、核桃等修剪、施肥、除虫技术等灾后的综合管理培训,鼓励他们提振士气,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程度。同时鼓励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就近打零工,增加家庭收入,稳步实现脱贫,提升脱贫巩固效果。
  以党建促脱贫,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为了抓好这个龙头,我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党员动员会、成立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检查党员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讲党课,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每个党员都有所学、有所思,把理论学习转化到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具体工作中。每个党员干部都有闪光点、都是“螺丝钉”,细化责任,对标销号,把劲使足了、力努够了,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就能取得阶段性成果。
  通过驻村帮扶增进了我和群众的关系。我的体会是,只要带着感情设身处地地为帮扶户排忧解难,把贫困户的事当自己的事干,从点滴小事做起,主动上门服务等,就能得到贫困户的信赖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