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127万农村人口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干净水
作者:邓威 文旭 时间:2020-12-29 阅读:181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威宁严格按照省委、市委决策要求,有力有效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保障能力,全力破解千年水困,决胜时代大考。
曾经的观风海镇勺口村滴水贵如油,吃水难是困扰当地的“老大难”问题。如今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口都安装了自来水,一拧开水龙头,透亮的清泉便哗哗流淌,看着眼前的一幕,村里90岁的老党员秦东林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秦东林开心地说:“以前要去水井里面挑水喝,现在出门就接水喝,这种心情,睡在梦里都是美滋滋的。”
从老人满脸的笑容不难看出,自来水通了村民们心里都是热乎乎的,这也是威宁127万余名农村群众,通了自来水后的喜悦心情。在各级各部门的倾力帮扶下,如今威宁广大农村群众都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据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宗荣介绍,近年来,威宁全力推进水利建设大会战,实施人饮工程2112处,让全县127万农村人口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干净水。
“山高路远、沟壑纵横、水源枯竭”的威宁,是贵州省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随着一条条 “供水管网”与星罗棋布的乡村饮水工程相连,通向威宁的村村寨寨,把清洁、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引到家家户户,水管的一头连着群众,另一头连着希望,让群众感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观风海镇勺口村村民马海慈回想过去用水的艰辛,很是感慨:“以前我们用水是到水窖里面提,一天要提好几趟,手都提疼了,现在自来水通了,我们每天打开水龙头就有水用了。”
威宁部分乡镇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缺少常年性水源,群众饮水困难,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短缺,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山高、路远成为了实施饮水工程的最大障碍。
程宗荣说:“大部分人口和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地方,需要采取提灌工程,有的地方需要三级提灌,水的提升高度约200米至500米,常规是‘水往低处流’,我们则是‘水往高处流’。”
近年来,威宁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为民造福、为民解忧的重大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投入,扎实稳妥推进,持续扩大了该项工程惠及群体的覆盖面。2016年以来,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投入7.8亿元资金,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34处,升级改造了水质不达标和水质基本达标的农村小水窖3万余口;与贵州水投水务集团威宁乡镇供水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工程34处,全面巩固提升了69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保障。
为确保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更好地服务群众,让水长流、水长净,威宁还全面落实管护制度,健全管护机制,共聘请公益性管水员1224名,每人每月补贴500元,加强巡查管护,确保安全饮水工程长效运行。
县水务局农村水利水电股负责人浦绍友说:“全县193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1224名管水员的全力运营管护下,所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部正常,并发挥最大效益。”
让农村群众喝上“稳定水、放心水”,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需求,威宁打好建后“管护战”,实现建管并重,并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和产业供水保证率,坚决巩固好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