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长宝:当好“芝麻官” 谋好“大出路”
作者:李洪祥 时间:2020-12-30 阅读:163
付长宝:当好“芝麻官” 谋好“大出路”
通讯员 李洪祥 整理
我叫付长宝,是岔河镇新发村大地组组长,是村里最小的“芝麻官儿”,官再小,拿着国家的补贴,就得给人民群众做出个榜样来。
2010年,群众推选我担任大地组小组长,我就成了这个有72户280人的村民小组的主心骨。我知道,小组里有太多比自己能干的人,但大家信任我,我就绝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要撑起这片天。
要想富就得修路,修好路才有出路。
回想过去的黄泥土坡和雨水季节的大泥坑,我都心有余悸,还清楚地记得,一到雨季,孩子们都是用塑料袋裹住脚走向学校。通村公路硬化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非常激动。路通后,不时能看到车辆在村里穿过,那时,我也和大家一样,都在想,何时家门口才能有车子进来,何时这里的孩子上下学才能不用裹塑料袋就能干干净净地进入校园。
后来,我去打听,原来修一条路成本很高,挖方、填方......竟然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最少都要十几万,想想这些天文数字,我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7年,县交通局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通组公路项目。一年间,目之所及,都是一条条白色“玉带”,那是家乡人梦寐以求的路,是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但是在当时,一提到占地修路,村民就纷纷闹了起来。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能理解村民们的心情。但是要发展,修路势在必行。我跟随村两委挨家挨户动员群众,开院坝会,终于,我们走上了水泥路。
2018年来,岔河镇先后实施了串户路、院坝硬化项目,村里家家户户都通了路,都实现出门不沾泥,我每天都在别人家的院坝里测量、登记、验收,我们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镇里还按照县级要求,为了避免出现断头路,统筹资金,整体推进。那一天,我特别高兴,当即联系到砂石、水泥,带领周边的几家人,一口气干到了天黑,想想过不了几天,在外面读书的孩子们回来就能踏上坚实的水泥路,我就特有精神。
路通了,可是才过几天,因为没有挡墙,雨水冲沙滚石,没有及时清理,时间一长,都盖上了黄泥“盖子”,看着辛辛苦苦修的路,就要在我们这辈人手里“掉色”,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于是,我挨家挨户打电话,护林员、水管员、保洁员......参照村两委实施的“一月一评比”制度,我每周都对“十大员”的出工进行打分,没想到经过这么晒分、晒工,大家都重视了起来,所有人都自觉来到路上打扫枯枝落叶,铲除落石泥土,从通组干道到自家的小院,每天都保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虽然我只是个村民小组长,但能够带着村民做一点实事,看着家乡一点一点地好起来、发展起来,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