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碳
作者:陆继山 时间:2021-01-05 阅读:174
离故乡四五里远的地方,有一个煤质极好的小煤矿,小时候,冬天到小煤矿背碳的经历刻骨铭心。
从我居住的村子到这个小煤矿只有一段蜿蜒起伏的羊肠小路,要把小煤矿的碳搬到家里,用车子行不通,唯一的方式是用背篓一点一点往家里背。春夏秋三季,天气不冷,只需要少量的碳烧火做饭,用碳量不大,父亲和母亲偶尔到煤矿买一些背到家里就足以供应日常消耗。而一旦到了冬天,温度急剧下降,家家户户的房屋里时刻都要烧一个火炉子,用以抵御严寒的入侵。家里的用碳量突然增大起来,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冒着严寒和风雪跟随父母到小煤矿背碳。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飘了整整一个星期,地上的积雪深的地方可以没过我们这些小孩的膝盖,母亲拿起背篓准备出去背碳。为了体现我的成熟和懂事,我也拿起自己的小背篓跟了出去。因为天冷路滑不安全,母亲回过头劝我待在家里,但我强烈坚持。面对我的倔强和执拗,母亲最终只好妥协,拉着我沿雪地一路找着那条羊肠小道往煤矿走去。
虽然只有四五里地,但我感觉我们像是走了半个世纪。路上没有一个人影,甚至连鸟儿的影子也见不到,大雪厚厚地覆盖着每一寸土地,我们不得不慢慢辨认每一脚踩下去是否会陷到坑里。
到了矿上,母亲付了钱,买了一小堆煤碳,然后把所有碳装到她的背篓里,背篓被装得满满的还冒出个小山尖,再拿了几块象征性地放到我的小背篓里。我背起背篓一掂,感觉太轻,就伸手往母亲背篓里捞了几块大的放到我的背篓里,然后得意洋洋地站到另一边,母亲只是笑着对我摇摇头。
当母亲背起沉重的背篓拉着我一步步往家走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身后有个人影一直在跟着我们。走到半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发现一个顶着头巾的中年妇女背着一个陈旧的背篓,弯腰在地上捡着掉落的碎小的煤碳。我反应过来,因为母亲背篓里的碳装得太满,所以不时会洒出一些,她跟着我们,就是为了捡那些洒下的碎碳。母亲突然放下背篓停下来,转身朝她走去。她发现母亲走过去的时候,突然起身,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母亲并不认识她,她立马迎上来,担心遭到母亲的责难,她把身上的背篓放下递到母亲手里,想把捡到的碳还给母亲。不想母亲接过她的背篓放到自己背篓旁边,然后把自己背篓里的碳分出一半放到她的背篓里。她红着脸一再拒绝,但母亲宽慰着她,并帮她背上背篓让她赶紧回家,那位中年妇女就这样慢慢消失在雪地里。
母亲背着半背篓碳跟我继续往前走的时候,我心中有些不高兴。我告诉母亲,那些碳是我们花钱买的,那个中年妇女,她有手有脚,为什么要分给她一半?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正是因为她有手有脚,这么大的风雪还出来跟在我们后面捡些碎碳,说明她们家里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应该帮一把。母亲似乎越来越高兴,她说今天本来打算把温暖背回家里,却没想到把温暖背到了两个家里……
时过境迁,当冬天的严寒又起,风雪又一次把我淹没在城市的人海里,我开始不断回忆起那些刻骨铭心的背碳经历,当然,我最怀念的,是那个没有多少文化但品格如金子一般珍贵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