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文:从人民教师到扶贫干部
作者:辛祥 张兆龙 整理 时间:2021-01-07 阅读:238
我叫李继文,是威宁县第九中学的一名教师,2017年9月,我被组织选派到黑石头镇采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村后,我便迅速进入角色,挨家挨户摸实情,查找致贫原因,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432户农户,也摸清了村里的情况,掌握了采基村的致贫原因。理清了工作思路,找准了工作目标和方向。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从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变成了一名接地气的扶贫干部,熟悉掌握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历经三年多的努力,采基村有了很大变化,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我还带领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成为他们脱贫致富路上的陪伴者。
回想起过去三年多的经历,恍若昨日,每一次的工作开展,每到一户人家,我都时刻不忘带上我的民情日记本,因为只有记清楚每一户的情况才好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翻看刚到村工作时的民情日记,上面写满了贫困户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如今上面记录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现在村里所有的贫困户都已脱贫,我很高兴也很有成就感。
三年多来,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不记得自己走访过多少遍贫困户。后来贫困户都说不用经常去了,他们会按照我们的要求,配合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但我总是不放心,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最后时刻越不能放松,我依然经常会去群众家里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和他们拉家常。
由于我经常走访群众,和他们交心谈心,慢慢地,群众都把我当亲人,我也慢慢地影响着他们,贫困群众的想法不再是争当贫困户,每一次召开群众会,群众所提出的要求不再是争政策照顾,而是问有什么产业可以发展,有什么务工的机会,贫困群众自己主动发展致富。
2018年,立足于采基村的实际情况,在我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决策下决定发展合作社领办实体产业。合作社发展林下种植当归500余亩,亩产1500余公斤,按照订单价格5元1公斤计算,每亩的收益7500元,让大部分群众从中受益。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我和村两委干部又积极动员广大农户发展其它经济农作物,种植苹果600亩、烤烟300亩、魔芋100亩、金铁锁200亩、半夏50亩,让高效经济农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解决技术难题,我联系威宁自治县农牧局和黑石头镇农业服务中心给予技术指导,降低了群众发展产业的风险,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尽管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过程很辛苦,一开始群众心存疑虑,发展产业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不怕苦、不怕累,因为我深知发展产业能让群众增收,让群众脱贫致富,我便以身作则,带着他们起早贪黑地干,让群众看到发展的希望。
如今的采基村,有了致富产业,有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好机会,村里的基础设施彻底改变,群众发展致富积极性高涨。看看自己过去的那些苦、那些累,和群众的幸福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每一次贫困群众笑着和我诉说家庭如何如何的变好,就是对我过去付出的最大认可,也是我最大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