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娆:扶贫如亲人之间的相互帮助
作者:田甜 彭李清 整理 时间:2021-01-08 阅读:169

马娆走访群众
我叫马娆,是威宁自治县卫生监督所的一名工作员,2017年9月被派到斗古镇米乐村任第一书记,后因工作调整,到斗古镇石营村任第一书记。吃住在村,努力奔赴,一晃已经三年有余。
石营村基础设施薄弱,村里缺乏支柱产业,群众缺少增收渠道。全村共198户8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90人。
我到村后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带领石营村驻村工作队在村“两委”的配合下多次开展遍访,将问题排查出来,再采取各种帮扶措施解决问题。
三年间,通过卫生健康局、卫生监督所的亲情帮扶和石营村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密切配合,修建了“组组通”公路、“进寨路”、“串户路”,串通了所有村寨,群众出行得到根本改善。在就医方面,修建标准化卫生室1所,配备村医2名,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签约,实现了农户“小病不出村”。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针对石营村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协同村“两委”进行了一场产业优化革命。经过多次考察,我们决定在石营村发展辣椒种植,并与贵州万盛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供销合同,由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保底收购,消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在持续不断努力下,今年石营村种植辣椒200亩,套种蔬菜400亩、优质马铃薯400亩,为群众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驻村以来,我没有停止过走村串户,走到哪都要问问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小孩儿上学情况、家庭收入情况,每家每户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记在我的“小本本”上。但有件事却是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兜底贫困户朱四四是一个精神病患者,2019年9月正值开学之际,朱四四将考入威宁八中的女儿锁在屋里不让其读书。当我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赶到他家,朱四四说不让去的原因是怕女儿被别人骗走,经过我多番劝说朱四四才放心让我带着孩子去学校报到,?校方得知小女孩的情况后为其免去了一切杂费。后来又我联系毕节的爱心人士每年捐赠8000元供她读书。
从陌生走到熟悉,从熟悉变为了亲切,从“马书记”变为“小马”,我和群众之间早就成了亲人。我深深地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任务,更像是亲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与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