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1-11

构筑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作者: 时间:2021-01-11 阅读:187


 构筑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贵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坤 覃淋

  2020年,对贵州而言,极为不易、极不平凡。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贵州在短时间内战胜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许多画面和成绩让人刻骨铭心。
  我们铭记抗疫大考的使命担当。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坚决答好疫情防控的“加试题”,实现灾害面前从无能为力、被动应对到快速制胜。
  我们铭记风雨同舟的铮铮脊梁。在抗疫战场,一枚枚红手印,一封封请战书,誓言铿锵,丹心闪耀。“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构筑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凝聚起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磅礴力量。
  我们铭记跨越山水的心手相牵。1443名“白衣战士”闻令而动、千里驰援,日夜奋战在武汉、鄂州疫情防控第一线,援鄂温度暖荆楚。
  我们铭记硕果累累的优异答卷。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贵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绝对贫困在贵州大地彻底成为“过去式”;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速已连续39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贵州成为疫情防控最好、经济恢复最快的省份之一。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全省干部群众把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以奋斗的姿态风雨兼程、笃定前行。
  贵州用实际行动表明决心:若有战,召必至!
 
筑牢防线   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时间回拨到一年前的那个寒冬,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按下了“暂停键”。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平实质朴的话语,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尽锐出战,共克时艰。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迅速成立以书记、省长为双组长,10位省领导为副组长的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以最高规格、最快速度、最严举措调度全省各项工作。
  早——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原则,确定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位病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快——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在全省仅有4例确诊病例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科学研判、果断决策,于1月24日晚8时启动一级响应;2月5日至9日,贵州用5天时间完成五类重点人员37018人的核酸检测,在全国率先实现对五类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
  准——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提前布局“3+2+8”救治体系,确定108家定点救治医院、183家发热门诊和34家定点核酸检测机构;省将军山医院、省职工医院紧急改造投用,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聘请钟南山院士为顾问,全省抽调呼吸、感染、重症医学专业专家81人,中医专家22人组成的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贵州拿出科学化、系统化的防控措施,打出疫情防治“组合拳”,全省治愈率高达98.7%。
  严——紧紧把握关键环节。迅速构建起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横到边、纵到底。从加强入黔通道卡口检查、体温检查和信息登记大排查,到确保城市社区、农村防控不留盲区死角;从严格落实定点隔离、居家隔离观察措施,到保证隔离人员正常生活供给,各地严防严控,将防疫网络织得密而又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这场没有先例可循的大考中,贵州交上了令人赞叹的答卷。2020年1月29日,贵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2月16日起,贵州境内再无新增确诊病例;3月16日,全省确诊病例清零,每10万人确诊病例数仅0.36人。
  一步步异常艰辛的挺进,辉映着这场伟大斗争艰苦卓绝的历程。
 
英雄无畏  展示伟大抗疫精神
 
  “妈妈去打怪兽了,马上就回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大战当前,他们义无反顾;危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他们是新时代的抗疫英雄。
  在防控一线,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人黄艳和疾控专家们一起,为贵州在全国率先实施五类重点人群核酸筛查、密接者集中隔离等防控政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为我省实现无三代病例发生和无社区传播的战疫成绩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援鄂战场,贵州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杨帅君,负责武汉江汉方舱医院里晚班和夜班的护理工作。在方舱医院坚守了30天,她与队友一起救护患者522名。
  在城乡社区,长顺县长寨街道新坝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韦朝江对所在社区24个居民小组进行摸排,一组一组查,一家一家核,24小时值班值守,牢牢守在疫情防控前线。
  在采访现场,“我是党员,让我去!”贵州日报报刊社记者闵捷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请战书出征,执笔为戈,用笔尖、镜头、情感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瞬间。
  ……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从白衣天使到公安民警,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
  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临时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把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聚拢在党的旗帜下。从救治到防控,从生产到物流,层层紧急响应,环环紧密配合;从城市到乡村,一名名党员冲锋在前,一个个基层党组织挺立一线,让党旗在战疫第一线高高飘扬。
  “有你们在,就安心。”人民的肺腑之言,情真意切。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贵州25名先进个人和10个先进集体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荣获这一至高荣誉。
  “这项荣誉属于所有疾控人,我会继续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为健康贵州贡献力量。”“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者黄艳心潮澎湃。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英雄事迹广为传颂,伟大抗疫精神处处闪耀,书写下撼天动地的感人诗篇。
 
慎终如始  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进一步紧张起来、重视起来,严阵以待、严防死守。”1月6日,省委书记、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谌贻琴就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批示。
  面对依旧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贵州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紧盯关键环节和工作重点,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巩固全省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
  我们明白,没有疫情防控的成效,就没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向好。
  这是一个减贫的奇迹,脱贫攻坚丰碑永立——
  从2020年2月10日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的庄严承诺,到“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的铿锵号令,从“9+3”挂牌督战到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贵州创造了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全国最多的减贫奇迹,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一次经济的重启,复工复产火力全开——
  省委、省政府统筹兼顾,精准研判,果断决策,在持续强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提出“管点、控线、畅面”关键一招,在全国率先取消交通关卡推动要素加快流动,率先对全面复工复产作出部署安排。2020年2月27日,全省1963个在建省重大工程项目复工率达到100%,复工率居全国前列;2月底,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
  疫情如镜,映照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韧性。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2%,位居全国前列。
  这是一场接力的奔跑,追梦征程精彩可期——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胜利召开,擘画了贵州“十四五”时期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宏伟蓝图。
  坚定的决心,有力的部署,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进。
  贵阳市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的长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现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乌江河畔,乌江公司光伏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项目建设者们顶着严寒风霜,齐心协力为按期完成光伏并网进行最后冲刺。
  走过凛冽的寒冬,迎接明媚的春天。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春潮涌动、蓄势待发,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