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好了 百姓笑了
作者: 时间:2021-01-14 阅读:161
(上接1版)
同样,王智英家也是如此。在农忙时节,王智英家种植玉米和土豆,一年能收获玉米1000斤、土豆9000斤左右。种完玉米和土豆后,王智英便到杭州务工,每月能拿到5000元的工资。待玉米和土豆成熟时,她又回到村里劳作,将玉米和土豆抢收回家。此外,王智英家还养了3头牛和1匹马。
马孝兵介绍,像王智英这样的家庭,团结村还有很多。他们在农忙时节种植农作物后外出打工,年迈的老人则留在家里对农作物进行管护,待农作物可以收成后,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村抢收农作物,之后,有的村民立马继续外出务工,有的村民则留下来,待开春种好农作物后再外出务工。这样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王智英感慨地说:“以前会饿饭,现在只要勤快点,不仅不会饿饭,而且粮食多到吃都吃不完。”
张建德则说:“何止能吃饱饭,而且顿顿都能吃到肉。”说这话时,张建德脸上堆满了笑。
记者一行来到七里冲自然寨养殖场,马孝兵向记者介绍,七里冲自然寨的牛、羊、马,全都集中在养殖场养殖。该养殖场投入400多万元建成,养殖了近900只羊、70余头牛、20多匹马,这里好几户人家的养羊规模达到七八十只,养羊业成了七里冲自然寨的主打产业。
张建德家养了80多只羊。他说,他家的羊非常好卖,收益也高,明年还会多养一些。马孝兵介绍说:“我们村的牲口全是天然放养,肉质好,味道佳,销路一直都很不错。”七里冲自然寨发展得又好又快的养殖业,只是团结村加大力度发展养殖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几年来,团结村争取、整合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各类扶贫资金4000万元,用于修路、改造村民房屋和院坝,覆盖全村人口。如今,团结村的村民们,住上了好房子,通了路通了水通了电,产业也发展起来了。该村还修建了广场,村民们在农闲时节,经常汇集到广场上唱歌跳舞。
威宁自治县民宗局副局长杨勇欣喜地说:“团结村少数民族群众多,如今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这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群众的关怀,我们作为干部一定要坚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扎实开展工作。同时,我们民宗部门也会立足实际,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用活各项政策、措施,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事业中继续深耕细作,让民族地区的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日子才是好日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改善卫生环境,加大力度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让大伙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马孝兵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