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1-15

东风中学学生作品选

作者:邓招考 蔡能雄 时间:2021-01-15 阅读:228


迟 归
邓招考

  粽叶飘香,微雨茫茫,又到一年端午节。
  一早,父亲便上山采摘艾叶,挂在门上,父亲说这象征吉祥与安宁。母亲也拾掇起来,要将屋里屋外打扫一遍,说是要清扫霉运。
  刚逃脱学校紧张繁忙的备战氛围,回到家又要忙碌大扫除,我怏怏地起身擦拭书桌。从一堆废纸中,我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信封,拆开信纸,原来是几年前哥哥寄给我的信,信中的文字将我带回曾经的记忆。
  哥哥是个误入歧途的人,但是他始终是我心中的英雄。
  记忆中的哥哥是个小霸王,打纸板、玩玻璃弹珠、斗地主等,他无往不胜。他带着我出门与小伙伴们“决战”,每次都会让我抱回满满一箱子的纸卡与玻璃弹珠。尽管回到家,他会被爸爸收拾,但是我内心里对他充满敬佩。
  我追着哥哥学“技能”,他却始终不肯教我,他说:“玩具嘛,拿来娱乐一下就行了,你想要哥哥给你就行,你犯不着学。”
  初三那年,哥哥进入叛逆期,他不再打纸板、玩弹珠,取而代之的是走上混混的道路,他厌学情绪高涨。初三刚毕业,哥哥就辍学了,他犹如挣脱线的风筝,到处晃荡,惹是生非,18岁那年,他因为打架,进了监狱。
  送走了哥哥,爸爸回到家把我“百宝箱”里的纸卡烧了,弹珠也扔了,并以此警示我不要步哥哥的后尘。我写信告诉哥哥:纸卡和玻璃弹珠都被爸爸扔了,并告诉他我得到了一辆自行车,准备骑着去上学。哥哥回信劝诫我要认真学习,千万别学他。
  新学期开始,哥哥终于出现在我面前,他送给我一本《三字经》,我心里暗笑他幼稚,干嘛还送我一本带拼音的《三字经》。但是哥哥郑重其事其对我说:“我才开始学做人,只是觉得为时已晚”。我重新审视了眼前这个人,他更壮了,长高了,他也变得陌生了。
  我知道,成长之路总会在尝尽苦头、饱尝艰辛后回赠你一份甘甜。

母亲寄来的台灯
蔡能雄

  突然,灯灭了,昔日里灯火通明的小镇瞬间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教室里也是静悄悄一片,伸出双手,触摸这夜的黑,往事涌上心头。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在那贫困的岁月中,每到夜幕降临,母亲总会把那盏高高悬挂的煤油灯放下来,轻轻点上,屋里便跳跃着点点星火,母亲就在这盏等下准备晚饭。昏暗的灯光下,油锅里发出滋滋的声音,油汤煮荠菜的声音,出锅的裹着油光的荠菜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透,那股香味刺激着我的味蕾,至今难忘。
  晚饭过后,我们便围坐在煤油灯下,我们姐弟写作业,母亲就在身后默默地缝补衣服。母亲总有缝补不完的衣服,我想如果母亲也是个读书人,该是一位多么有定力的学者。因为有母亲的陪伴,所以我从未对写作业产生过厌倦。窗外大雨倾盆,屋内一盏暖灯,还有莎莎的落笔声及母亲穿针引线的身影,那是童年时光里最美的夜。
  电灯逐渐普及到村庄,家里第一次用上电灯,明亮如月光的灯泡悬挂屋中,照亮每一个角落。虽然兴奋无比,但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社会发展的脚步快了,母亲也很少再有时间“伴读”,而是常年外出务工。那荠菜的味道已经很遥远了,一家人围坐灯下吃晚饭的情景也再不能体会。
  离开村庄,来到镇上念初中,离家更远了。学校的灯光很是明朗,小镇上也四处灯火通明。但是,我往往在夜里最想念那盏煤油灯。步入九年级,母亲听说我常常熬夜写作业,从遥远的地方寄来一盏台灯。打开台灯,屋里顿时明亮起来,在每一个模拟考试成绩公布的日子里,或暗淡或明朗的心境总是难以平复。但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触摸这盏台灯,总能瞥见往日雨夜里煤油灯下温暖的光晕,于是又重拾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夜深深几许,唯有此灯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