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1-18

张焯源:与乡亲们度过的时光是最幸福的

作者:李玉香 整理 时间:2021-01-18 阅读:188


   我叫张焯源,是毕节市投资促进局下派到么站镇挂职党委副书记、田上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我得知单位要选派干部到威宁自治县么站镇挂职,并担任第一书记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时,就主动请缨加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能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我的最大荣幸,尤其是在田上村和相亲们一起度过的那些难忘时光,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
 
当好奋战一线的“战斗员”
 
  “张书记得知新建组村民陈林姐意外摔倒后,第一时间联系镇卫生院救护车,同时赶到现场,详细了解情况,协调县医院及时医治,并安排村两委、驻村工作组适时跟踪情况。”田上村村主任蔡桥林说道。“在我母亲住院治疗期间,张书记多次前来看望,了解病情,每次来都带着礼品,元旦节还特意到医院送上500元的慰问金和羽绒服,并叮嘱我照顾好我母亲。”陈林姐儿子杨彦国说道。
  疫情防控期间,我主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面对疫情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亲自张贴“明白纸”、标语、悬挂横幅,通过大喇叭广播、微信群,及时传达、转发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和防疫知识,及时掌握村民动态情况,有效避免群体性恐慌事件。通过设置疫情防控劝导点,摆放醒目标牌,发动部分党员和村民志愿者轮流值守,本村人员出入逐一检查,做好出入登记。同时,积极寻求各方支持,协调贵州雅琪儿科技有限公司捐赠84消毒液50桶,做好疫情防控“持久战”准备。 
  一年来,作为奋战在一线的“战斗员”,我带领田上村驻村工作组走遍了田上村每一个角落,与农户拉家常,看看他们平时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深挖贫困根源,及时制定贫困户的帮扶措施。
  针对因残没有劳动力的,我就联系民政保障兜底。新建组代长宝,聋哑人,62岁,本该2018年6月就享受五保待遇,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但是由于代长宝不会说话,也听不到别人说活,从程序上说,办理五保和残疾人生活补贴相当困难。通过经多方协调,最终明确其弟弟代然华为监护人,帮助其办理了特困供养和残疾证。现在,代长宝住进敬老院,每月享受特困供养金767元和每月70元残疾补贴,让鳏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针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我协调用易地扶贫搬迁解决。刘家沟组刘美贤户,有3名在校生,分别为高职、高中和初中,3名学生虽然都享受了教育资助,但是刘美贤为孩子们的生活费犯了愁,微薄的农业收入才够养家糊口。通过走访,动员刘美贤搬出大山,走向城市。现在刘美贤夫妇在威宁二小附近开起了小吃店,拿到了易地扶贫搬迁新房的钥匙,既赚了钱,住进了新房,又能照顾孩子上学。
  针对患有慢性病、大病的家庭,我帮忙协调帮助解决报销之外的费用。营河组夏荣户,因驾驶拖拉机不慎翻车,造成两夫妇重伤,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无疑是一场大灾难。昂贵的医疗费,无他方责任的意外伤害如何报销!?通过三重医疗保障等途径,让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了92%。
  针对有劳动力未就业的,我就帮他们联系蔬菜基地等企业解决就业。刘家沟组刘代刚户,家庭人口4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还有两名。2018年享受1万元扶贫资金购买了两头能繁母牛,两口子仅靠种养殖维持生计。2019年7月,多次动员其外出务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本来就不愿与陌生人交流的代筛筛去了五里岗蔬菜基地务工。过年前,务工3个半月,领到8千多元的工资,他家用6千多元买了一头小牛,形成刘代刚在家发展农业生产,代筛筛外出务工的发展模式,为顺利脱贫找到了好路子、好方法。
  针对人居环境差。我带着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十大员”,动员老百姓对村内外道路,贫困户庭院、屋内外卫生进行清扫,对村内垃圾进行清理,对杂物乱放、污水乱排等问题进行规范,每月组织“卫生文明户”评比活动。
  针对部分串户路、院坝未硬化,我就及时组织老百姓实施“两化”,实现串户路硬化、院坝硬化,解决出行困难的问题。
 
担任产业发展的“土专家”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群众要致富,产业带动是关键,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的要求,我组织驻村工作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启“庄稼人”种地模式,翻犁土地,积极引进花椒、南瓜、灯笼椒、蔬菜等种植项目,以产业带动利益链接贫困户。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举办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指导,邀请本地土专家蔡桥林对动物防疫方面进行培训。同时,主动担起脱贫攻坚讲习所的讲习师,先后组织280人次参加讲习所培训,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种养殖技能,工作之余亲自带着老百姓收割绿肥,翻犁土地,引进贵州万盛源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灯笼椒500亩,引进威宁县农景专业合作社种植花椒2500亩等,带动田上村1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79人。
 
做好爱心奉献的“牵线人”
 
  在田上村,我除了担任起第一书记的职能职责外,还是爱心人士心目中的“牵线人”,2019年以来,共为田上村协调资金20万元,用于40户老旧房功能布局不全、透风漏雨等方面的改造;向爱心企业协调捐赠价值3万元资金购买路灯40盏;协调基蛋生物公司向么站镇卫生院捐赠价值4.25万元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一台;协调福安居公司向田上村石门小学捐赠价值2万元校服172套;协调家馨电器向么站镇捐赠价值2.6万元电暖炉、大米和食用油发放给辖区内贫困户;协调安美初公司捐赠价值17万元沙发、厨柜、床、棉被、四件套为田上村群众补齐短板;协调马摆大山山泉公司捐赠价值4万元饮水机124台帮助田上村补齐“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
  在田上村的驻村期间,我用一个驻村干部的身份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的繁杂辛苦,也深深体会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付出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