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1-22

威宁高质量发展蔬菜产业 助推现代农业

作者:文旭 时间:2021-01-22 阅读:184


  蔬菜产业是威宁的特色优势产业。
  2020年,威宁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高质量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建设40万亩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威宁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投入8亿多元,积极推进水利设施、冷链物流、加工体系等配套设施建设。数据显示,全县蔬菜产品初级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
  在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的扶持下,贵州新一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威宁第一家能够实现蔬菜精深加工的企业。随着脱水蔬菜品牌化、市场化,经济效益明显,企业也通过加工端引领种植端、以品牌端带动加工端,逐渐形成全产业链加速发展格局。
  近日,记者走进贵州新一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全力保障订单产品供应。
  贵州新一佳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涂达超说:“得到了国家政策补助,给了我们400多万元的基金帮扶,解决了不少困难,现在每天出干货2吨左右,市场价格是2万元左右每吨,生产线完善以后,每天出干货在4到6吨左右。”
  在贵州新一佳农业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菜农们正在采收已经成熟的菜苔,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推进,这里的蔬菜种植不断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源源不断地为企业精深加工提供优质蔬菜。
  涂达超说:“基地总种植面积1000多亩,三季轮作,每天用工量是80人左右,种植的蔬菜主要是以白萝卜、白菜、西蓝花为主,每季卖100多万元,三季下来卖400万元到500万元左右。”
  2019年以来,威宁强化产业选择,精选主导产业重点品种,进一步发挥高原冷凉气候的特点和优势,以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按照易地产业扶贫新理念,重点发展短平快的高山冷凉蔬菜,打造白菜、莲花白、白萝卜“威宁三白”蔬菜品牌。在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的扶持下,威宁蔬菜种植规模大幅提高,蔬菜产业化能力显著提升。
  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成说:“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投资威宁7万亩蔬菜基地建设,总共投资6582万元,采取‘龙头企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的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周边13万亩标准化基地种植,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思路,基金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行“农投公司+经营主体+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目前,威宁已建成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619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601家,市级以上示范社52个,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7家。7万亩核心基地共引进了62家经营主体,带动1万名贫困户就业。马成说:“为最大让利给贫困户,我们将纯利润的40%全部分给贫困户。在每人每天80元务工工资的基础上,针对持续务工22天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每人每天20元的补助,并免费提供食宿。”
  务工群众李金伟说:“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到基地来务工80元一天,政府补助20元,以后我安安心心在基地里面种蔬菜,多挣点钱把日子过好。”
  大树之下好乘凉,好菜借道出山卖出好价钱。除了在蔬菜产业化上下足力气,威宁还在蔬菜销售上大做文章。全县充分借力江楠农业集团、贵阳农投公司和贵州蔬菜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流通网络,成立了11个蔬菜销售联盟,整合80多家蔬菜销售企业和150多名农村经纪人,全线出击、联合销售威宁蔬菜,形成了“流通型龙头销售企业+经销商+农村经纪人+电商”的立体销售模式,有力推进了产销衔接,助力“黔货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