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1-28

代龙学: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并见证云沙村的蜕变

作者:通讯员 冯支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整理 时间:2021-01-28 阅读:180


 

云沙村通组路的施工现场

  我叫代龙学,是岔河镇云沙村铁厂组人,2014年成为云沙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和六年的村副主任历程,让我感慨良多,因为我亲眼参与并见证了我们村许多从无到有的变化。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犹记得当年出门靠走、运输靠小马车的日子,群众种的烤烟和富余粮食要想卖出去赚钱,只能请人帮忙牵马托运,大大地增加了人工成本,群众都不敢多种经济作物,怕一不小心错过买卖佳期就会血本无归,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我和村“两委”班子经过研讨后,借脱贫攻坚的契机,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这几年来,共实施了涉及四个组的“组组通”项目11.28公里,断头路、串户路8公里。现在,村里一条条乡间小道阡陌相通,已成为群众发展致富的小康道,村民们都在大力发展种养殖,因为便利的交通大大地缩短了成本,自己就能轻松往返进行买卖。
  我刚当村副主任时,红坪组才有三所平房,其它的全是瓦房。2017年的一个夏夜,我和村支书在镇政府填报相关表格时,突然暴雨来袭。想到我村有位七十多岁的独居老人还住在危旧房里,担心其出安全事故,于是我们便冒雨回村探望,在回来的路上差点被埋在暴雨引发的泥石流中。但来不及顾自己,我们急忙赶至他家,看见他安全无损,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我为老人争取了危改补助金,帮他修建了新房,虽然搬进新家三个月后他便去世了,但我们仍觉得值得,因为让他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旅程里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不留遗憾地离去。
  截至目前,云沙村共实施危房改造工程191户,现在整个红坪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一所所的平房拔地而起,群众都住上了安全抗震的新房。
  现在,云沙村有69名在读大学生,一家同时供读3个大学生的有3户,供读3个大学生这在以前是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但现在学生全都享受着国家教育补助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经过脱贫攻坚工作组全体成员和全村群众的不懈努力,云沙村于2020年已实现整村脱贫,现产业不断兴旺,牛羊遍地,人民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都从以前的舍不得杀猪到现在的随时想吃就杀。
  从一个深度贫困村到实现脱贫,回想这段历程,几多艰辛,但也欣慰。
  有人说:“这一年多以来你休息的时间都不超过十天,还不分昼夜地坚持在脱贫攻坚岗位上,工资才两千来块,到底图的是什么?”我想,图的就是带领群众脱贫后他们洋溢于脸上的幸福笑容吧,无论如何,我都愿意继续守护他们的纯真笑容,不后悔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中,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并见证云沙村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