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2-01

爱行千里

作者:孙克艳 时间:2021-02-01 阅读:188


   谁能想到,在严寒的隆冬里,我们竟然吃到了新鲜的荠荠菜饺子!它带着家乡泥土的清新,每咬一口,都与尘封在记忆里的味觉重叠,让人感慨良多。
  原本,秋收后父母便与我们商定:今年来我这边过年,一家人欢聚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然而,临近新年,不容小觑的疫情让一家人不得不调整了计划,大家不约而同地认可:平安健康第一,各自待在原地,跟随潮流——电话拜年。
  虽然接受了这个结果,但是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毕竟,我们一大家子已经有几年没在一起过年了。
  那天,收到一个快递,竟然是父母寄来的,沉重的包裹足有二十斤。好奇地打开包裹,除了两只冷冻的家鸡,还有几斤腊肉腊肠和几斤绿油油鲜嫩嫩的荠荠菜。
  看着这些吃食,心中涌动着无言的情愫:父母来不了,可是由他们亲手制作的美味却跨过千山万水,来到了我们身边。闻一闻,嗅一嗅,仿佛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在熟悉的庭院里穿梭,他们一边忙活着一边商量着,挑选哪种家乡的美味,由它们来弥补父母不在子女身边的亏欠,满足孩子们的口腹之欲,慰藉思乡之情……
  趁着周末,按照母亲的教导,人齐动手,炒了个蒜苗腊肠、尖椒腊肉,包了荠荠菜饺子。熟悉的食材与调料,经过浓烈思乡情的熬制,那深入骨髓的味道,随着火舌的加温升腾,在厨房里弥漫开来。闻一下,就把内心深处的记忆唤醒了,关于制作腊肠腊肉,关于过年的各种琐碎事宜,关于挖荠荠菜和包饺子的情形,以及往昔过年的热闹与欢腾,犹如一道洪流,冲破了记忆的闸门,一泻而下。那些曾经的琐碎往事,仿佛蘸了糖蜜一样,经过岁月的沉淀,越发香醇甜美。
  尝一口腊肉和腊肠,味蕾的细胞被熟悉的味道唤醒,发酵,冲撞着心胸中压抑的情感,让人忍不住鼻头发涩。轻轻地咬一口饺子,慢慢地品味,新鲜的荠荠菜蕴含着大地的清香,仿佛还带着泥土的清新与厚重,母亲的温柔与细腻,以及来自家乡的风的呢喃……一时间,百感交集无以言明,只觉得胸腔中涌动着一股激情,像奔腾的冬日河流,在冰雪下不为人知地汹涌流泻。
  “妈妈,今天的饭菜,和外婆做的是一个味道——这是老家的味道!吃着吃着,我就想到了老家和外公外婆……”女儿一边吃,一边说。
  我微笑着看向女儿,她的话,何尝不是我的心里话?熏制腊肉腊肠,是一项漫长却讲究的事情。父母在制作腊肉腊肠的日子里,将对孩子们满腔的思念之情都倾进其中,所以我们吃到的,哪里仅仅是一口肉呢,那是我们对父母的爱的反刍与咀嚼。至于鲜嫩的荠荠菜,那是父母顶着冬风,在无垠的原野上,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浓密而恬静的舐犊之情。
  晚上,给母亲打了一通电话,告知她孩子说的话,告诉她我们都要好好的。
  母亲在千里之外欣慰地说:“现在快递可方便了,你们想吃啥,我收拾了给你们寄过去,几天就收到了。你们想家了,咱们打开视频就能看到家里的一树一木,多好!”
  母亲说得是,当今的中国早已日新月异,便捷的现代生活和普及乡镇的物流与通讯,不但悄然中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也缓解了我们的思乡之情。如果想念家乡的味道,如果想念家人的面容与乡音,只要一通电话,什么都解决了。
  看着母亲寄来的快递包裹,我的眼睛又潮了,母亲那厚重又细密的爱呀,全都揉进了这个沉甸甸的包裹,它翻越千里山河,来到我们身边。哎,母亲的爱呀,就在她不善言辞的惦记里,就在她对我们一日三餐的殷殷期待中。
  我知道,在今年这个特别的时节里,肯定有很多父母,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用沉甸甸的快递包裹,寄托他们对离家在外的孩子们那份深沉而浑厚的爱意,那是来自千里之外的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