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升:我深爱这片土地
作者:通讯员 辛祥 李仕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整理 时间:2021-02-04 阅读:188

苏升(右一)与村干部、下沉干部等拆除危旧房
我叫苏升,是威宁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9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到东风镇采拖村担任第一书记。
到村任职后,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我在采拖村全面启动了“夜战工作模式”。除了白天的走访,每天饭后,和驻村工作队员继续进家入户,拉家常、摸实情,了解村民存在的实际困难,研究解决措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村519户村民的走访,初步确定了采拖村“强组织、抓产业、促增收”的工作思路。 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村级班子及驻村队伍的战斗力,制定了驻村工作队定时学习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按要求开展“三会一课”,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组织生活会成为交心会、团结会和鼓劲会,进一步增强了班子的整体合力。同时建设村级无线广播,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村民,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基层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采拖村村级财力极度薄弱,针对采拖村实际,多次到相关单位汇报采拖村困难,全力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帮助。联系威宁红十字会、威宁一小等部门到采拖村为贫困户捐赠价值约50000元的书包、被子、大米等物资;同时向派出单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协调价值80000元的车载垃圾箱13个,实现了村寨垃圾定点收集全覆盖;村里还实现了串户路和院坝“两硬化”全覆盖,村庄“颜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面临主导产业不明,采拖村土地贫瘠,多数为斜坡地,土地石头比例太大,种植结构单一的问题,针对采拖村实际,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到二塘中药材基地等考察学习。对种植模式、利益联结和种植品种等多次进行讨论研究,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同带领整村村民发展种植业,最终在本村流转土地200亩,用于芸豆种植。
2020年以来,采拖村全力抓好300亩花椒、200亩芸豆的种植工作,辅之以南瓜等品种的推广种植,积极引导村民种植高效农作物,在产业支撑下,群众稳定增收。一年多来,通过争取社会帮扶力量支持、引导村民外出务工、种植高效农作物、养殖等方式,全方位增加群众收入,采拖村迎来蜕变。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以前不足30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1666元,开启了增收致富的新征程。 在我的心底,采拖的每一寸土地,都播撒着朴实、勤劳的种子,这里积聚着我和村支两委对采拖村共奔富裕路的殷殷期盼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