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2-09

风雪中登笔架山

作者:黄彦元 时间:2021-02-09 阅读:232


   我无数次登过笔架山,但是冒着风雪,尤其是还带着五岁的女儿,这是第一次,也正因为女儿的加入,一路上多了许多欢乐。
  周末的早上,大雪纷飞,室内亮了许多,也冷了许多。我正百无聊赖地临窗看雪,妻子说有朋友邀约去爬笔架山拍雪景,女儿一听就兴奋了,不停地催促着要出发。由于路上太滑,我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到山下,只见那位朋友早就等候在入口处。妻子介绍说,朋友很喜欢摄影,只是先天不能说话,我用仅会的手语打完招呼后,我们就一起开始爬山。
  从山脚到山顶,全是石梯,全部冰封,特别滑,妻子从包里把提前预备好的袜子给女儿套在鞋子外面,她走起来稳多了。女儿像极了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不时要我牵着她,往下坡滑一段,又激动,又害怕。
  小路两边,翠绿的树叶上,或积冰或积雪,女儿试着伸手触摸,慢慢地,她发现树叶上的冰块可以取下来,冰块依然是树叶的形状,还保留着纹路。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冰块就开始融化,女儿微微蹙眉,一脸的疼惜。我对女儿说,小时候我可爱吃这种冰块了,因为那时候夏天我们吃不起冰棒和雪糕,就靠冬天结冰下雪的时候过足瘾,女儿有点诧异地看着我问:“不是说不能吃吗?”“我是偷偷吃的……”我解释道。我话还没有说完,女儿会心一笑,偷偷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后面拍照的妈妈,又看了看我,我轻轻点头,她就伸出舌头,舔了一下。“还是别吃了,这个冰块不是特别干净。”我刚开口,女儿就把舌头伸回去,然后仔细端详着自己刚刚舔出来的小印记说:“爸爸,我好想拿回家……”
  终于爬到第一个亭子,前面一片苍茫,工厂与人家星星点点地匍匐在山间,纵横交错的马路长龙一般蜿蜒曲折,连接起工厂与人家,微弱的汽笛夹着风雪声,若有若无,回荡在林间。周围的苍松上,堆着厚厚的雪,女儿说好像是圣诞树,我说这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我问女儿,“你还记得吗?你两岁的时候,这里还是动物园,里面有很多梅花鹿,你最喜欢喂它们了……”女儿看着平坦的山坳疑惑地问,“这里有小鹿?”“现在被拆了,也就没有动物了,以前它们就住在那里。”我边说边指着前方。
  女儿那时候太小,对笔架山的动物园没有记忆,而我却一直印象深刻。很多年后,可能已经没有人记得这里曾经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动物园,毕竟繁华逝去,只剩自然。
  不多时,妻子和朋友也到了亭子边。朋友抬起相机,指了指我们一家人, 我们知道是要给我们拍全家福,我和妻子蹲在女儿两边,一张雪地照片就定格了下来,女儿的红棉衣显得格外鲜艳,和白色的雪景构成了如诗的画面。我对女儿说,我们的目标是爬到最高处的亭子。亭子正下方的石梯是迎风坡,没有任何草木作遮挡,格外滑,女儿紧紧抓住我,颤抖了好几次,就开始有点儿害怕了,我说,这是最后几步了,不能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她再次紧攥着我的手。
  我们终于登上了亭子,亭子下面的小平台上,雪已经被风吹走,只剩下光亮干滑的冰,女儿不敢站直身子,抱着我的腿说,咱们还是走吧。
  我们便小心翼翼地下来。女儿如释重负地跺脚取暖,不停地呼喊着,要她妈妈小心一点,别只顾着拍照。女儿突然说:“爸爸,你蹲下来。”
  “哈哈……”我以为是要和我说什么或者指我看什么,原来女儿眼疾手快地把手伸进我的脖子,我被冰得叫起来,女儿一阵狂笑。
  “没事,你继续把手放进我的脖子里,我给你捂一会儿。”我说着,把女儿正要抽出来的手又放了回去。
  不一会儿,妻子和朋友也开始往山下走,开始在刚刚组建的微信群分享照片。我不禁感叹,专业的人到底是专业的,同一样的景物,拍出来就是别有风味。
  这时候,另一个没有来得及一起爬山的朋友在群里说:“快回来,小火锅已经叫起,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
  “必须的!”我回复道。
  “必须的!”妻子回复道。
  “必须的!”朋友也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