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3-02

龙街镇:樱桃花海映“红”乡村振兴路

作者:记者 朱四运 何欢 杜应妮 实习生 蔡兰心 管庆梅 林登珍 时间:2021-03-02 阅读:321


 龙街镇:樱桃花海映“红”乡村振兴路
记者 朱四运 何欢 杜应妮 实习生 蔡兰心 管庆梅 林登珍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龙街镇龙河村万亩樱桃花竞相绽放,宛若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近年来,龙街镇把樱桃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让樱桃产业激活全村活力,打造樱桃农旅融合产业带,甜美的小樱桃成为带“红”乡村振兴的强劲推手。
  据了解,龙街镇龙河村全村共有群众728户2650人,目前共种植樱桃1.1万亩。2020年,樱桃为全村群众带来了592万元的经济收入。
  如今,龙河村面貌日新月异,遍植的樱桃树把万亩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正在被打响的樱桃品牌极大地增强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不少在外务工的青年也纷纷回来,准备在村里大干一场。
  在游客眼里,漫山遍野的樱桃花只能赏心悦目,而在郑太勇的眼里,一朵朵盛开的樱桃花却是他们家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4年前,长期在外务工的郑太勇从广东回家过年,看到满山遍野的樱桃花,心里想,这么多樱桃花,如果养蜂的话,蜂蜜肯定产量高、质量好。经过几年的摸索学习,郑太勇如今对养蜂已有一定经验,他准备利用龙河漫山遍野的樱桃花大干一场。
  “目前养了30多箱左右,按照一箱能产8至10斤左右的蜂蜜,现零售价为150每斤的市场价,一年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郑太勇笑着说。
  目前,龙河村共有养蜂人家30户,郑太勇是村里养蜂规模最大的一家,他不仅是村里养蜂最多的,也是第一个成立养蜂公司的。
  “品质良好的蜂蜜,在市场上总是供不应求,我所养殖的蜂蜜不够销售,就给村上的其他养蜂人家代售,这样客户能够得到品质良好的蜂蜜,群众也能通过销售蜂蜜获得良好收入。”郑太勇说。
  看着赏花游客蜂拥而至,拥有一身好厨艺的曾大英夫妻俩辞去了外面的工作,回到老家开起了农家乐。
  农家乐集休闲娱乐、避暑纳凉、观光游览、餐饮等为一体,前来观赏樱桃花和采摘樱桃的游客,可以在农家乐里品尝到村民自养的土鸡、自制火腿、腊肉等,还可以和朋友一起在观景台边喝茶边观赏樱桃花。
  目前,龙河村共有农家乐8个,每到赏花和采摘樱桃的旺季,农家乐生意总是爆满,每户农家一天收入就能达到数千元。同时,农家乐还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就业和销售农产品机会。
  此外,龙河村群众还种植大量的蔬菜,并利用樱桃林养殖了上千只土鸡,到了赏花和采摘樱桃的旺季,蔬菜和土鸡便成为农家乐主要食材的来源。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乡亲,哪家有什么好的食材我们非常清楚,所以需要什么食材,只需一个电话,乡亲们就会把尚好的食材送过来。就拿土鸡来说,在赏花和采摘樱桃的旺季,一天一户农家乐就需要10多只。”曾大英说。
  不仅如此,在赏花和采摘樱桃的旺季,农家乐接待游客较多,人手不足,每户农家乐就会在村里招聘几个会做菜的“师傅”,每天付给150元的工资,为村里不少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
  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龙河村以“樱桃花铺路”,把乡村当景区、把产业当美景、把美景变成经济,全村因一朵朵樱桃花而变美,村民却因一朵朵樱桃花而变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樱桃种植,继续增加草莓种植、养鱼等附加产业,全力打造农旅一体的樱桃种植园,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龙街镇龙河村党支部书记郑国斌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