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高原上的扶贫“尖刀连”
作者: 时间:2021-03-10 阅读:231
(上接1版)
在下乡时不忘“整点现金揣起”的张海,一开始还曾被笑“老土”,但当看到他给那些生活极度困难的老人、孩子们“送上三百两百”时,大家才明白他的用意。
在扶贫办工作了9年的副主任唐勇,恐高的他至今依然记得,第一次“麻起胆子”坐上牛栏江上通往海拉镇大石头组的溜索时,因出现“一点小故障”进退不得满头大汗时的场景。
曾经穿水鞋下乡都被漫进过稀泥的马雪雁说,如今看到通村通组路、串户路联通千家万户,乡亲们不再到处背水吃,“所有的艰辛都值得了!”
“走访时看到贫困群众艰难的生活,心里就会特别难受”的所美丽说,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后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温暖的回报。”
在扶贫系统一干就是31年的管毓清说,三十年来的扶贫,除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方式上转变,还有脱贫攻坚力度上的持续“加码”,村村寨寨真的是发生了改天换地般的变化。能够作为中国扶贫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再苦再累都从不后悔。
94年出生的李冉说,两年的扶贫经历虽然短暂,但却能深刻地感受到:共产党真了不起,祖国真伟大!
……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这是乌蒙山各族儿女“解锁”贫困的“核心密码”,更是今后毕节更好地担负起从“试验”走向“示范”历史使命的致胜法宝。
“这项荣誉不只是属于我们,更属于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属于为威宁脱贫攻坚事业给予过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各界。”张海说,“千山万水走来,我们深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新的征程上努力做出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