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话桃花
作者:郭俊良 时间:2021-03-15 阅读:277
冰雪消融,阴霾荡尽,拥抱我们的是和煦的春风和明媚的春光。不知不觉间,桃蕊初绽,一枝枝,一串串,含苞待放。
桃花是百花园中的一员,一般在三四月份开放,花瓣较小,但有许多层,花瓣与花瓣之间相互重叠。花开时呈粉红色,花蕊为金黄色,远远望去一片粉红,倒映在溪水里,满眼里朦胧的美。
桃花没有茉莉、桂花、栀子、米兰的香气,也没有牡丹、芍药、菊花的艳丽,正是桃花这清、幽、雅、丽的独特特点,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赞美,人们总是把她和美人和爱情联系在一起。
把桃花和爱情联系起来,源于桃花神的传说。春秋时代楚国息侯在一场政变中为楚王文所困,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寻机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国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立祠祭拜,称她为桃花神,此后桃花就和爱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千百年来,人们认为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际遇,所以把遇见爱情又叫“交桃花运”。桃花花语代表的意义是爱情的俘虏。
桃花不但赋予这样的意义,它还有药用价值及美容作用。春季开花时采摘的桃花,晒干,主治泻下通便,利水消肿。《中药大辞典》记载:“桃花能治面疮,皮肤凝聚之血”等皮肤病。桃花中所含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疏通经络,扩张末梢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湿润皮肤等功效。能有效清除黄褐斑、雀斑、黑斑,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
从食用方面看,桃花还可制成桃花糕、桃花茶、桃花丸等食品。
桃花的显著地位,也在诗词歌赋中凸显出来。最早出现的是《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用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开了桃花比喻美人的先河。因为诗经的点燃,桃花的形象多在诗词中出现。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杜甫的《绝句慢兴》“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的羞容。
在民间,桃木还用来驱鬼辟邪。王安石的《元日》中“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桃就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要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鬼辟邪。以此来祈求远离瘟疫,护佑安康。
我是无神论者,但我相信,面对庚子年新桃换旧符时的这场疫情,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与疫魔抢夺生命,他们就是庚子年的新桃,他们给无数人第二次生命。
我坚信,当桃花盛开时,你我无需口罩,我们都会面若桃花,共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