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华:身份百变 扶贫初心永不变
作者:冯支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阳 整理 时间:2021-03-17 阅读:176

高建华帮助村民医治生病的牛
我叫高建华,2000年从农校畜牧专业毕业后在恰西从事了20余年的兽医,并先后成为恰西村的文化志愿者、村警,到最后通过招考成为岔河镇恰西村党支部书记,尽管我曾有多重身份,但是不变的是我的赤诚之心。
不管我是是兽医、是文化志愿者、是村警还是村党支部书记,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我都紧随大家步伐不曾掉队。有着20年兽医经历的我,常年走家串户使我清楚了解恰西群众的主要矛盾,所以白天带领村工作组成员走访群众矛盾比较突出的组和人家,晚上回村总结交流共谋村级发展道路。
总结出群众矛盾症结所在后,就按照越是矛盾突出的地方越需要召开群众会方法,经过多次的院坝会召开,了解群众诉求和所需,并在院坝会中解民所惑,传达政策,拉近了干群距离,使得全村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脱贫攻坚征程中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现全村已实现通组路、入户路全部硬化,危房应改尽改,厕所革命彻底,每户至少有一个厕所,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村级工作效果也有了很大提升。
虽然在村里工作比较忙碌,但我仍没有丢掉我的“老本行”,利用我的畜牧兽医知识不断帮助村民养殖牛羊,从品种改良、饲养技术到病痛医治,都一包到底,现在村里不管哪户的牲畜病了,我都立马赶赴他家帮助诊疗救治,为他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还能走访了解村情。恰西地势狭窄陡峭,土地多数在溪谷两岸环山上成长条状分布,土地面积薄弱和生产水源缺乏成为我村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所以利用我丰富的牲畜养殖治病经验,在大田组规划建设一个发展种草养殖的合作社基地示范点。农户通过土地和牛入股的方式,进行高效牧草选种,以种供养,选择西门塔尔、本地黄牛、利木赞这几种适宜牛品进行养殖促进村民增收,现在选址审批已在进行中,建成后将带动周边147户群众增收。
我在恰西奋战的这么多年,也离不开家人的大力支持,妻子袁应辉为了照顾家庭也从玉龙转到恰西小学任教11个年头了,她无怨无悔付出也让我安心在恰西扎根。
作为一名村支书,我希望继续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顽强拼搏,不断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带领群众大踏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