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乡土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时间:2021-03-26 阅读:290
建强乡土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威宁自治县三大举措建强乡土人才队伍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通讯员 柳勇
近年来,威宁紧紧围绕更好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焦全县经济社会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工作实际,以“三抓三改”“三增三促”“三聚三拓”为重要举措,大力实施人才资源开发工程,注重乡土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使用,着力把人口大县转换为人力资源大县,将人口资源转换为人才资本,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激发人才活力,统筹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互促、同频共振,扎实推进新时代威宁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抓三改”建强乡土人才队伍
抓实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措施。威宁在抓实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多部门合力向纵深推进的工作格局。县级人才工作部门成立乡土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出台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奖励机制,为建强乡土人才队伍提供组织保障。基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乡土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事关“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大局的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考核管理,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分析研究乡土人才资源开发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有效工作措施,为乡土人才资源开发提供加强的组织保障。
抓实能力提升,改进生产水平。以种植养殖大户为重点培养对象,综合运用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以“基地+课堂”的模式,推进乡土人才人力资源开发。鼓励农业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种养能手开办农家课堂,积极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讲座和文化知识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乡土人才。切实把技能培训与典型示范密切联系起来,达到“培养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培训目标。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以身边人教身边人,聘请“科技特派员”实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带动工程,组织专家、农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科技特派员通过田间地头示范、联户结对、巡回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水平。
抓实服务管理,改进评价机制。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实行动态化跟踪管理。每年对乡土人才进行摸底调研,摸清乡土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布局等情况,依据行业领域等因素分类建立健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分级管理、资源共享。明确专人对信息库实行规范化管理,根据乡土人才的动态变化,对信息库适时更新,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乡土人才培训方案和工作计划。不断修订完善乡土人才职称评审认定办法,组织在农业生产一线直接从事农林牧水、工程管理、(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