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到底是什么?
作者:高荣伟 时间:2021-03-30 阅读:251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心与心的感应、情与情的对接、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感动是绚丽的人性之光。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柔风拂动水面时,心情如涟漪样的波动;是在蒙蒙细雨中,踩着泥泞,擎伞携手,一道前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雨来也无晴”;是在生机盎然的山间小路上,遥望着一片片迎风招展的绚丽花朵,对于灿烂和美好的憧憬;是坐在自习室里苦苦思索答案时的凝神皱眉,无言冥思;是夏夜里独步校园小径,凝望夜空,渴望漫步宇宙,舍我其谁的气概;是飘荡在晚风中,洒在田间小路上那一缕缕富有韵味的牧笛的悠远颤音。
当你站在十字街头,面对繁华的都市,熙熙攘攘的人流,抑或行走在宁静的乡村小道,耳畔响起吱吱抽穗的禾苗的声音,怎么不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当你穿梭在职场,面对含情的眼神,在心与心交流时碰撞出一丝丝火花;抑或他乡遇到知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海阔天空聊到夜半时分而无一点睡意,颤动的心灵彼此相交相融,此时此刻,怎么不会产生感动?
清晨,鸟儿啁啾着飞向高空,在它煽动翅膀的当儿,揭开的是黑夜的一层帷幕,给人间带来了星光般微弱的亮;日落西山时分,余晖洒满大地,映红一池春水,泛绿的垂柳,袅袅婷婷,似乎不忍晚霞离去。春天柳动,秋日叶落,夏夜蛙鸣,隆冬冰封,大自然轮回往复,日月穿梭其间。所有这一切,细细品味,穷究其理,沉浸其间,怎不令人深深陶醉。
感动是细致具体的:当你跌倒、陷入泥泞时,有一个温暖而又有力的手一把把你拉起,感动是你跌跌撞撞前行时的真诚搀扶;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迷茫无助时,他(她)赫然耸立在你的面前,感动是那一句句如波涛翻滚般的不倦教诲,振聋发聩,令你幡然醒悟;在你误入歧途、懊悔痛苦时,有一个人静悄悄抹去你眼角的泪痕,感动是那轻轻拂拭你面颊的手掌,如一缕缕春风,又好似背上被人猛击一掌,击去的是懊悔和痛苦,留下的是温暖与行行热泪,那手掌的余热,至今留在心间。
用心去体味感动吧!感动无时不在。有时,我们任性地将自己锁在寂寞里,自以为能拉开人与尘世的距离,总幻想自己可以遗世独立。然而,偶然出现的一次感动,如电光火石,照亮心扉。驱散的是寂寞,带来的是温情。此时,当你用心与他,抑或她交流时,你会惊诧地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犹如坚冰般的隔阂,不是用斧头劈开,也不是用滚烫的热水融化。坚冰并非坚不可摧。当隔阂遇到感动的时候,坚冰如同遇到了温暖的阳光,顷刻间融化于无形。一份感动,像贵似油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像报喜的鸟雀,在枝头跳动闪耀,蹦来跳去。此时此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悄悄地缩短了。慢慢地,你和他、她将会变得亲密无间。
其实,感动本不需要去寻找,更不需要去创造,因为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缺少的只是发现,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也许,那是一个放下自己身段的主动之举;也许,那就是一个点头动作,或者举手之劳。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东西,有时它会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为你营造一份令人感动的美丽,缺少的,仅仅是我们不太善于发现。只要我们发现并抓住了一刹那的感动,然后正视对方,向他或者她真诚地传递出善意的、会心的微笑——一种心灵沟通的、无声的音符,隔阂顷刻化于无形,人性的光辉照耀彼此。
生活是最美的享受,只是你从未仔细感受而已。感动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有人称它为心电感应。感动是双向的,它决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当心中充盈爱意,感动就会萌生,它就像那绿芽盘满柳树枝头翠叶,在和煦的阳光中,它不畏料峭的寒风,一个劲摇曳,给生机无限的大地增添一份新绿。
感动是丰富多彩的。老师说,感动是课堂上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神;妈妈说,感动是劳累时儿子递上的一杯热茶;学生说,感动是成绩单上那一个个鲜红的数字;医生说,感动是病人痊愈后那欣喜的嘤嘤啜泣;朋友说,感动是千里之外的一份牵挂,一个问候——大千世界,感动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形态。正如戏剧与悲剧。戏剧之美在结局,悲剧之美在过程,但两者都会给人以心灵深处的震撼。这种不可名状的震撼便是感动。
感动,到底是什么?有一种感动是有声,有一种感动是“无言” 。莎士比亚说,“珠宝沉默不语,却比任何语言都打动人心。”感动,它是早上的第一抹温暖的阳光,是春风里摇曳着的青草上悬挂的晶莹露水,是骤雨初歇,挂在天边的那一抹彩虹。当我们山重水复的时候,你是否发现,柳暗花明,就在前方,只要你依然前行,它就会悄悄临,如期而至。
感动,正以各种各样的形态降临,并在无穷无尽的形态中给人以力量,直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