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里的幸福时光
作者:梁龙英 时间:2021-03-31 阅读:23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场春雨刚过,走在山野乡间的小路上,一群婀娜多姿的布依族姑娘正在茶园里欢声笑语地采摘春茶,满园的茶树刚冒出嫩芽儿,甚是讨人怜爱,此时的茶,在我的家乡本地俗称为“毛尖”,由于其采摘和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所以它的市场价格也比较高。
记得小时候,也是初春时节,我们一群小伙伴最期盼的就是每天放学和周末还有节假日时间,这样,就可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到山上的茶园里采茶了,也算得上是我们童年时代积攒私房钱的大好机会。自己卖茶积攒下的私房钱,有用来买玩具的,有用来买学习用品的,也有一直攒着等过年用来买新衣服的。
采摘“毛尖”茶的时间特别短,也就十天半个月的周期。过了那一最佳采摘黄金期,茶树就开始疯狂地长出长长的新芽,那就叫“清明茶”了,相对来说,采摘和制作工艺也简单得多,价格就便宜得多了。
一个破旧的牙缸、一个揣在衣服口袋里的塑料袋、一瓶天然山泉水,就是我们采茶必备的神器。放学后一回到家,书包一扔,带上早已准备好的工具,站在家门口呐喊几声,小伙伴们迅速集结组成队伍,朝几公里外的茶园奔去,生怕去晚了,摘得少了。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感觉进茶园没多久,天就变得阴沉下来,收购春茶的小老板也陆陆续续已经到田间地头等着了,争相叫买“快拿过来称咯,三块钱一两,付现钱哦。”“拿来我这里称,今天刚到银行兑换的新票子哦,保证不缺斤短两。”我们也不是傻子,先观望一阵子,看谁出的价格高,自己掂量掂量杯子里的茶,称的重量大致吻合,就卖给谁。
有时候,如果我们经常卖的那个小老板还没有来,就谁也不相信,又跑回去继续采摘,直到那个人出现。一般情况下,那个人总会出现的,不管多晚,都会把我们的茶叶收走。每次下来,也就能够采摘到3两左右,手里紧紧拽着辛苦赚来的十来块钱,那可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满心欢喜蹦蹦跳跳跑回家。到家时,天已漆黑,只见母亲在家门口灯光下焦急等待的身影,还埋怨:“你们这些鬼娃娃,天都黑成这个样子了,不晓得早点回来呀!”进入家屋,母亲早已经准备好了半盆热水和一块肥皂,给我们清洗手指上浸染的黑漆漆的茶渍,把手洗干净接着就吃饭。
第二天上学时,经常听到同学们在讨论自己昨天卖茶得多少钱,近段时间已经积攒了多少私房钱,更有同学讨论说,学校附近哪里有茶叶地,准备中午不回家,就去采茶,准备把中午采摘的和下午采摘的一起卖,还说最近几天都是这样做的,纷纷询问,大家还有谁愿意加入这个团队。当问到我的时候,刚开始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赶作业,但还是经不住诱惑,最后还是和他们一起去了。
刚开始的头几天,我们都准时返回学校上课,收入也还比较乐观。可是后来几天,那金钱的诱惑实在无法抵御,大家都想多采摘几分钟,哪怕多几分钟结果就不一样。有一天,上课迟到了,两天、三天,接着一个星期都迟到了,最后老师叫我们请家长到学校,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母亲。回到家,母亲从我的荷包里搜出了中午采摘的茶叶,恶狠狠地摔在地上,撒得满屋子的地上到处都是,母亲非常生气,恶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让我跪在祖宗牌位前认真反思,还一边给我讲道理。那次,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想想自己不努力学习,有几次,去卖茶还被人欺骗,连基本的称都认不准,就为这个事情,我们几个小伙伴还差点和收茶叶的小老板打架,想想这些觉得自己好无用,哭得更伤心了。母亲看到我哭了,她也伤心地哭了起来。从此以后,我便答应母亲,只是周末去采茶,以后放学回家认真做作业,帮家里做晚饭,一定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转眼间,我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好几年了。今年采摘春茶的时期也快结束了,茶树长出了嫩芽儿,茶农们正忙着给茶树修枝剪叶。在茶叶地里,可惜再也见不到当年我们的那些小伙伴了。
犹然记得,当时,我把卖春茶的私房钱全部存在储存罐里,积攒多了就交给母亲,每逢赶场天,母亲就为家里添置一点柴米油盐酱醋等。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也能通过劳动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母亲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毕竟,她看到了一个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