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镇:小猪崽“拱”开致富门
作者:文旭 陈婷 时间:2021-04-01 阅读:227
小海镇:小猪崽“拱”开致富门
记者 文旭 实习生 陈婷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旺则村民富。
近年来,小海镇紧紧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在养殖业上做文章,让一头头小猪崽“拱”开了广大群众增产增收的致富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畅通。
近日,走进小海镇响水社区,春日融融,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午时分,村里的养殖户刘代平一如既往地砍猪草、装食料。说起养猪,双目失明的刘大哥打开了话匣子。
刘代平说:“养猪的效益不错,现在养的15头母猪,正常情况下要产30次小猪崽,除开人工工资、饲料等各方面成本,一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尝到养猪甜头的他,自信满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正继续苦干实干、奋力前行,做一个养猪达人和致富带头人。
刘代平说:“这几年的摸爬滚打,在养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希望自己富起来以后,带动身边的残疾人、困难群众一起发展,大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在响水社区,只要说起生猪养殖产业,村民们总是津津乐道。作为威宁县文田经果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养了十几年猪的李文田,近几年更是在生猪养殖上淘了不少金。
李文田说:“之前养了100多头,近几年都在扩大规模,现在共1300多头,其中经产母猪200多头、后备母猪100多头、小猪400多头、育肥猪500头左右。”
据李文田介绍,经产母猪一年产崽两次,一头母猪一年能挣2万元,200头经产母猪一年有400万元的利润;育肥猪一头平均卖5500元,除去成本3500元,育肥猪有1500元纯利润,一年有200多万元纯利润。除去饲料、工人工资、水电费等成本,一年共有600多万元的收入。
李文田是社区的养猪专业户,被大伙称作养猪“土专家”,平日里他不仅把养殖技术教给村民,还专门聘请当地建档立卡户参与合作社饲养和管理,真正实现了稳岗促就业、助增收。
产业健康发展,群众直接受益。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该社区喂养10头经产母猪的群众在5户以上。李文田还打算充分利用猪粪等资源,发展经果林产业,做到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努力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良好发展态势。
李文田说:“合作社现有种面积100多亩,种有水蜜桃5000多棵、樱桃3000多棵,均已产生效益。核桃1000多棵,已全部挂果。把猪养好的同时把周边的生态搞好,实现多方面收益。”
养猪闯出致富路,勤劳催开幸福花。只有产业发展了,乡村才能真正实现振兴。如今,生猪养殖已成为小海镇走向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一头头小猪崽,硬生生的“拱”开了全镇广大群众的致富门。
小海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康远林说:“小海镇现在生猪存栏量有3.8万多头,养猪10头以上的农户有500多户。小海镇将在品种改良、疾病防控、圈舍改造等方面做好服务,争取在明年下半年生猪存栏达4.5万头。”
据了解,除了生猪养殖,小海镇的“一二三”产也快速融合发展。其中,每年肉牛和能繁母牛存栏量达1.6万余头,黑山羊和优质绵羊存栏量达1.5万余只,家禽存栏量达到10万余羽。
康远林说:“我们将在养殖业中做好服务,使我镇从畜牧大镇向畜牧强镇迈进,真正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