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4-01

走近哈喇河红军坟:缅怀先烈 砥砺前行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1-04-01 阅读:324


 

红军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近日,记者来到哈喇河镇马脖社区红军坟遗址,在现场看到,红军坟墓碑前,端端正正摆放着一束鲜花。红军烈士在此长眠,当地群众永远深切怀念。
  1936 年3月18日,红军长征途径哈喇河轿子口时,一位姓何的连长(何连高)因身染重病,寄于轿子口柳赶生家治病,后被害牺牲,安葬于轿子口。1968年8月18日,威宁县观风海区哈喇河公社革委将其遗骸迁至马脖村马脖组安葬,名“红军坟”。2003年9月8日,哈喇河乡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筹集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重新修建红军烈士墓。此后,每年清明,乡党委政府、学校便组织干部职工、学校师生为烈士扫墓,并逐渐形成全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当地老人马贤均说:“老一辈人讲,当年红军路过时,老百姓都很喜欢,因为红军走到哪里,都宣扬革命斗争精神,都说要为建设新中国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深受老百姓爱戴。后来找到被害红军的遗骸后,我们自愿出工出力,把他安葬在这里。之后长期有人来料理,也时常有人来送鲜花。”
  走近哈喇河红军坟,缅怀先烈,为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动容,追寻先烈足迹,将红色基因融入骨血,继承和发扬先烈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哈喇河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马远高说:“红军坟作为哈喇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到这里进行悼念,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军精神,让下一辈人铭记党和红军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明白我们今天的安宁与和平来之不易,同时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继承发扬红军精神,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