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农技经” 服务“新果农”
作者:朱玉敏 谢江 马检 时间:2021-04-02 阅读:279
传授“农技经” 服务“新果农”
——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工作侧记
通讯员 朱玉敏 谢江 马检

在兔街镇新荣一组陇平家果园培训
威宁是得天独厚的水果种植基地,全县苹果种植50万亩以上,石榴种植9.1万亩,梨种植约2.5万亩。在这庞大基数下,存在果农缺乏对果树的种植和整形修剪等问题,使得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果农的专业种植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果树的经济效益,带动果农走上致富路,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给出了答案。
下田地做调查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好果农的水果种植和管理技能培训,进一步做好种植知识普及工作。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一年四季到苹果、石榴、梨等集中种植的乡镇村寨进行走访调查,和果农们进行深度的交谈,了解果农对种植水果的思想变化情况,做好果农对种植水果的疑难问题记录,到果农的种植田地里,观察果树的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控、土肥水管理、定植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通过调查结果的汇总,形成一个专业的数据,工作人员了解当前全县苹果、石榴、梨的种植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补齐短板,提升自身的能力,拓宽自身的知识广度,加深自身的专业深度,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服务果农。
“当前,我县种植苹果、石榴、梨的果农非常多,所以要开展好水果种植,只有我们做好调查,才能更好的了解情况,做好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工作。”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李顺雨介绍说。
做实验引新品
发展一个产品,壮大一个产业,我们要做到“专、精、尖”的同时,也应学会创新,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针对当前全县大面积种植的水果产业,为更好探究不同品种的水果种植、储存条件等,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积极成立贵州省精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威宁综合试验站(2018-2022),通过实验,及时掌握信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
在学习国内国外先进种植、培育、储存技术的同时,果业发展中心通过实验站的研究,已发表了《贵州威宁苹果苗木管理技术》《威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等关于威宁县水果的论文,对威宁乃至贵州的水果种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除了在实验室、实验基地研究外,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也将实验做到了田间地头。
“很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要通过多年的时间总结出最适合威宁高海拔地区发展的品种和技术向果农进行推广应用,提高果树的种植管理水平,保证高产、稳产,品质优。当前,我们在迤那、雪山等乡镇进行种植10余个品种作对比试验,主要有苹果、梨、石榴等树种。”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谢江介绍说。
设讲座搞培训
“我们就是不会修剪,想学修剪也不知道到哪点去学习,等你们来咧。”
“我们这石榴长是长得好,不过就像扫把一样,上面一个戳戳,一大棚往上长。搞不懂咋个修剪,就等你们来了。”
......
3月29日,在兔街镇新荣村一组陇平家的田地里,还没下车就听见果农们的声音,在讲述着他们各自的问题。
为了解决果农们的难题,县农业农局果业发展中心选派了两组专业技术人员,到兔街主要种植石榴的新荣、青峰、龙洞、青竹等4个村进行技术培训。
培训现场,果业技术人员就石榴树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果树树形及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为果农们进行详细的示范讲解,手把手指导果农进行修剪、拉枝、刻芽等,对果农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的解答。与此同时,果业技术人员举一反三,向果农们讲解了苹果树、樱桃树、梨树等都可以采用主干型、开心型的方式进行修剪,从而保证果树的通风透光,提高果树品质。
兔街镇新荣村一组果农陇平说:“以前我们种植,就是让它自由生长,种下去就等挂果,有时候我们也想修剪一下,但是不知道怎么弄。刚才看到几个专家进行修剪,我自己也进行了实际操作,觉得对我们以后的果树修剪大有帮助。”
“相信在农技人员的努力下,威宁将迎接硕果累累。”李顺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