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4-23

那些不屈的精神,激励我们创造奇迹

作者:    时间:2021-04-23 阅读:206


 那些不屈的精神,激励我们创造奇迹
——贵州奋力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艰难险阻,处处是需要突破的桎梏;
  披荆斩棘,处处是奋力赶超的身影。
  贵州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贫困县66个,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到去年底,全省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奋力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是谁,在贫困地带创造奇迹?
  是谁,持彩练舞出壮丽诗篇?
  多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4000多万贵州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战天斗地、克难前行,凝聚成“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用激情和实干书写了“千年之变”。
 
抽钉拔楔 兑现庄严承诺
 
  坐落在贵州屋脊韭菜坪半山腰的海嘎村,是贵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一个深藏在石旮旯中的彝族村寨。
  2010年,杨波主动请缨到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驻村,并立下誓言:“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
  那时的海嘎村,村民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望天水。就连2014年12月,杨波还因村里通讯不畅,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11年间,杨波把群众的脱贫愿望作为心中的“执念”,先摸清贫困村发展的状况,再谋划脱贫的手段,锲而不舍地奋斗,只为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如今,海嘎村一改昔日景象,农旅产业兴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大关。作为全国驻村时间最长的第一书记,杨波已从一名28岁的年轻小伙,成长为一位年近不惑的时代先锋。
  责任在肩,奋勇向前;鼓足干劲,不辱使命。在脱贫攻坚伟大进程中,贵州五级书记打头阵,全省4.5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11.2万名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帮扶干部扎根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凝心聚力战深贫。
  2018年以来,省委连续三年召开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个人、先进党组织,追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黄大发,36年苦干实干,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天渠”;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狠抓产业,带领全村群众迈上康庄大道……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铸就成精神丰碑。
  历史将铭记这些时代英雄,更不会忘记那些用生命交答卷的英烈。姜仕坤、文伟红、耿展宇……他们不仅让贫困山区变了样,更播撒下艰苦奋斗的火种,他们的公仆形象将永远伫立在人们心头。
  脱贫攻坚这个时代熔炉,锻造了贵州儿女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豪迈的志气信心、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优良的党性作风。(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