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引起关注
作者:程红 时间:2021-04-30 阅读:229
本报讯(通讯员 程红) 近日,毕节市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这种新的工作机制,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拓展到了乡镇与村庄互动发展的层面。
2016年底,毕节市委提出“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2017年4月,在省委部署下,毕节开展学习“塘约经验”,推行党支部领办创办村社一体合作社,取得试点成效后在全市农村全面推广。2020年7月,全市所有村(社区)100%建立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积累总量达12.2亿元。
七星关区鸭池镇党委积极探索创新,成立镇党委统领的镇级合作联社,由镇级合作联社统筹抓好“产业选择、资金筹措、技术服务、规范管理”等产业发展前端环节和“市场销售”后端环节,中间的生产环节交给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实施。截至2020年底,鸭池镇党委统领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26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6个以及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全镇村集体积累达1300万元,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实现村村有集体经济。
鸭池镇结合实际探索形成的“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工作举措,把村集体合作社串联起来抱团发展,把资源集约利用起来、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解决“一个村的单打独斗”问题,推动强带弱、大帮小、富助贫,取得良好成效,已成为全市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的一个典型。
今年3月,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所著的《走向乡村振兴》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他在《走向乡村振兴》“第十五章 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中,详细介绍了七星关区鸭池镇“两包一干”的经验,认为鸭池镇的“两包一干”不仅有“党支部领办”,更有镇党委“统领”,有利于全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体较高水平地稳步推进,是毕节艰巨的脱贫攻坚战逼出来的一项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
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王宏甲写的《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一文,讲述毕节在全市农村推行“四个留下”以衔接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文章第五部分详细介绍七星关区鸭池镇党委书记谢永贵开展的创新性工作“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
王宏甲介绍七星关区鸭池镇党委统领合作社的文章刊发后,引起各地关注。
4月8日,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调研组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点名邀请鸭池镇党委书记谢永贵参与座谈。作为来自基层的两名乡镇党委书记之一,谢永贵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化“四个留下”、推进乡村振兴》的发言,深入介绍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的经验,引起与会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注,并得到高度赞扬。原本计划20分钟的发言,延长了10多分钟。
4月22日和23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政协考察组、安徽省阜阳市委政研室考察组先后到七星关区鸭池镇实地考察。考察组成员在深入了解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的做法后纷纷表示,毕节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的探索实践,在新时代合作化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意味着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走上了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不仅实现村村有集体经济,也实现镇级有集体经济的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