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5-11

化荣誉为前进动力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1-05-11 阅读:203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盐仓镇党委
化荣誉为前进动力
威宁融媒记者 唐爱梅 罗纱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盐仓镇党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盯脱贫目标任务,补齐各项短板,全镇齐心奋力攻坚,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时光不负,2020年,盐仓镇9个贫困村如期出列、1969户贫困户9888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4月23日,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盐仓镇党委荣获了“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回望过去,每一帧回忆皆是劈波斩浪、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
 
做强党建揽全局
 
  盐仓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抓扶贫、抓好“三支队伍”的发展思路,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攻坚克难,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盐仓镇党委书记王凤雏说:“脱贫攻坚战中,盐仓镇聚焦高质量脱贫,合力攻坚,尽锐出战,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重点抓班子,带队伍;抓组织,强基层;抓产业,促增收。”
  抓好“三支队伍”的发展。一是抓好党政班子带头示范,带头学习政策、解读政策,带头深入走访,带头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全镇106名干部按照“4321”帮扶任务对2020年脱贫260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二是建好村级班子真抓实干,选派32名优秀干部下沉到村充实基层力量,下派8名优秀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三是选好“十大员”架桥通联,全镇“十大员”共120人,以“党建+N”模式引领,充分发挥“十大员”的“纽带”作用,广泛宣传政策,亲近干群关系,破解“干部干,群众看”困局,让群众有更多参与感,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以做强党建工作统揽全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做实基础奠根基
 
  山乡巨变,体现在百姓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中。
  盐仓镇三寨社区居民邓兴光说:“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舒心、行得方便,以前路上的泥巴甩到腰上,现在走到哪里鞋底都不沾泥……细数起来,样样都变好了,生活也更加有盼头了。”
  “要致富,先修路”,打通交通脉络,是便利群众出行及激活产业的关键所在。截至2020年底,盐仓镇共计修建32条组组通公路,总长88公里;投资2700余万元修建小康路、通村路40余公里;投资500余万元,修建串户路55公里。
  脱贫攻坚战中,盐仓镇聚焦脱贫“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整合教育、医疗、农业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用于“3+1”保障;全面开展督查整改,要求各村对标对表自查,同时组建督查组开展督查。在国家第三方脱贫攻坚评估中盐仓镇以“零”问题通过,群众以100%的满意度反馈给第三方。
  “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村容村貌极大改变,助力乡村建设更加美丽富裕。”盐仓镇党委副书记刘海说。
 
做大产业富群众
 
  盐仓镇位于威宁东北部,下辖16个村(社区),77个村民小组,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
  盐仓镇“上八村”天然草场多,荒山荒坡多,适宜发展畜牧业,尤其是牛羊产业,通过宣传,鼓励农户壮大养殖规模,目前全镇牛存栏2.2万头,党支部领办养牛合作社16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316户,平均每户养牛3头。“下八村”地势较低,河谷溪水多,适宜发展果蔬产业,全镇流转土地种植辣椒1500亩、中药材1300亩;引导农户种植马铃薯7.18万亩,洋萝卜、绿肥、牧草等3万亩。
  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美丽盐仓徐徐入画。下一步,盐仓镇党委将继续发挥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起航,创造新辉煌。
  盐仓镇党委书记王凤雏说:“盐仓镇党委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和鞭策。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倍加珍惜荣誉,将沉甸甸的荣誉化作奋勇前行的澎湃动力,持续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