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船
作者:孙克艳 时间:2021-05-25 阅读:261
外公去世那一年,我刚读小学三年级。因此,对外公的印象,除了他那张饱经沧桑而略显严肃的脸,就是停泊在唐河岸边,外公那几经风霜的残破渡船了。
外公家与我家只隔了几里地,中间却奔腾着一条蜿蜒的河流——唐河。而距离外公家不过四五里地的郭滩街,就是曾经繁盛喧嚣的唐河码头之一。据说在东汉时,郭滩已为河运码头,这里曾集聚豫、湘、川等地商贾,天下货物集散于此,财源滚滚如汩汩唐河水,享有“银郭滩”的美誉。后来,陆运发达,河道的影响力急剧下降,加上年久失修,曾经的盛景不再。
然而,即使河运早已没落,多年来郭滩街一直是方圆几十里最大的集市,店铺林立,商品繁多,美食云集……老戏院、牛杂汤、胡辣汤、郭滩烧鸡,以及有三百年历史沉淀的老茶馆文化……这些,对周围的百姓充满了巨大的诱惑,是其他集市所取代不了的。
外公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听母亲讲,外公在造船前,经常背着河对岸的村民渡河。夏天还好说,水没有那么凉;春秋时节,特别是冬季,刺骨的河水阻挡了人们前行,要么绕路远行,要么干脆舍弃外出的念头。
几经犹豫,外公最后决定:修造一条船。那条船长数十米,宽两三米,一建好,就停泊在唐河岸边,开始了它的使命。从此,外公就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撑船人。
有了这条船,两岸村民的来往频繁了,交流也更深入了。逢年过节,我们一家四口带着礼品来到唐河边,随着别人一起,欢喜地踏上外公的船,进入外公家宽敞明净的院子里,欢声笑语不时溢出庭院来。这时候,坐在角落里寡言的外公,也总是随着大家笑起来,他的脸因为笑意而显得温和亲切,与平日里严肃的他大不一样。
外公幼时便失去双亲,十几岁起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然而,他把压在心上的石头凿开了一道缝隙,让阳光透进来。而背人过河和造船撑船,就是外公心中的一米阳光。
年幼的我,每次在跳上外公的船之后,心总是揪起来。我和弟弟总是牢牢地抱着父母的大腿,或者紧紧地扯住父母的衣袖,紧张地盯着河水或飘摇残破的渡船。外公站在船头,将长长的竹竿插入河底,静静地等待着人们依次上船站好,并将随手携带的物品和自行车摆放好,这才开船。
外公将竹竿收起,船缓缓开启。外公不停地使劲将竹竿插入河水中,拔出来,再插进去,船便徐徐前行。这时候,外公的脸在阳光下,泛着黝黑的光泽,他好像一尊塑像般不动声色,又像沐浴在春光里的禾苗一样,由里到外,都升腾起一股难以诉说的肃穆与恬静,安详与满足。我看着撑船的外公,觉得他与在家里的外公,分明不是一个人。可是再揉揉眼睛细看,他们有着一样的面容,一样的骨肉。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的眼睛。撑船的外公,眼睛里神采飞扬,像阳光一样灿烂。
而我,喜欢撑船的外公。小小的我,默默地看着外公掌舵撑船,纯粹的心田里,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我扫视着船上的众人,很想大声告诉他们:“看,这个撑船的,是我外公。”
转过头来,我看着急速流逝的河水。只见清澈的河水上,漂浮着杂草和泡沫,深不见底的河水里,不时有小鱼游过,它们顽皮地探出脑袋,吐出一个个泡泡,在人们的惊喜和惋惜声中散去。河中央,总能看到几个深深的漩涡,不停地打着漩儿,将附近的杂物都吞噬进去,没了踪影。而外公巧妙地避开这些漩涡,将船平稳地驶到河对岸。船靠了岸,外公跳下来,双脚蹬住地,身体后倾,使劲拉住船头上粗笨的绳索,等候船上的行人依次下船。
自从有了这条船,外公就把自己绑在了唐河边,一年四季,历经风霜,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所以,在我记忆中,饱受风吹日晒的外公,脸部和裸露出来的皮肤,总是黝黑的,黑得发亮。那是时间和岁月,刻在他身上的印记。
直到70岁出头,外公还在撑船,外公和他的船,成了唐河上一道别致的风景。外公72岁时,因高血压而得了偏瘫,半年后就离世了。外公出殡那天,我走在哭丧队伍中,充斥于耳膜的是连绵而嘈杂的哭喊声。年仅9岁的我,还不懂得死亡的意义。忽然想着,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外公撑船了,再也吃不到外公从唐河里摘下的鲜菱角了,一时间巨大的悲哀从心中升起,直冲到喉间和鼻头,泪水无声地流了出来。
外公走后,舅舅继承了他的遗志,拿起竹竿,撑船渡人。后来,附近的几个村庄集资修建了坚固的混凝土桥,人们便少走水路了。自此,外公那条陈旧残破的船,终于结束了它的使命,默默地停泊在唐河边,看着人来人往,看着日月如梭,花开花落……它就静静地泊在岸边,替外公静静地看着这世界,看着这热闹的人生。
现在,外公的船,早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沉淀为一代人遥远的记忆,然而它也见证了一段历史的演变与发展和一个时代的崛起与腾飞。我想,泉下有知的外公得知这些,一定会欣慰的。
人世间,本没有路。人们想要到达彼岸而披荆斩棘,创造了道路。走的人多了,那条布满荆棘的路,就宽阔而平整了。人们只记得通向自己目标的道路,却总是忘记开辟出道路的人。然而我想,开辟出道路的人,并不在意这个,因为他们的初衷,就是渡己和渡人。
而外公造船撑船,渡的不仅仅是别人,也是他自己。外公已去世三十年了。然而,外公的船和他的音容笑貌,不仅铭记在我脑海中,也刻在很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