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5-25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余勇军 出实力下真功 水塘村貌换新颜

作者:刘步 张晓娅 时间:2021-05-25 阅读:380


 

余勇军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

  4月23日,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么站镇水塘村第一书记余勇军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驻村两年来,余勇军先后共争取和协调资金2350余万元,帮助村里打通财富路、修建放心桥、发展致富业,让“水塘”村成为了“致富”村。
  余勇军刚到村里时,村路低洼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乡亲们的出行,是名符其实的“水塘”路、“水泥”路。这条路还是水塘村和附近的红岩村、平原村等几个村走出大山的“主干道”,村里种植的水果和蔬菜都要通过这条路才能运到镇上和县城。往年水果蔬菜丰产,但若遭逢连日阴雨,老百姓种出的蔬菜、水果却因为运不出去都烂在了地里,断了村里人的“财路”。
  为打通村里的“财路”,余勇军积极与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等单位协调投入了2100万元用于改造水塘村老工房至红岩的12公里通村公路,并投入26万余元在公路沿线安装了108盏太阳能路灯。
  以前村里大多数的孩子上学都要经过一条黄泥路,雨季来临时,这条黄泥路就会因为地势低洼而变成一条“黄水”路,孩子们只能淌着水和泥去上学,年纪小的孩子还需要家长背着淌过河才能去学校,雨季时节,余勇军还主动等在河边,背年纪小的孩子过河上学。为了让孩子们能安全上学,余勇军与省公路局协调,投入145万元于今年3月修建完成水塘村大桥,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为村里孩子的出行搭建了一座“放心桥”。
  水塘村村主任王照辉说:“两年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沥青路,路边也装上了路灯,余书记还协调了145万元修建了营上组大桥,解决了学生雨天过河安全问题。”
  水塘村气候条件好,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及种植业。于是,余勇军在致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积极争取资金和技术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来发展种养殖业,在水塘村规划建立水塘联合蔬菜基地400余亩,大力支持村发展白菜、马铃薯等种植业以及鸡、牛、羊等养殖产业,助力村民发展“致富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王照辉说:“余书记为我们的蔬菜产业用水修建了3个蓄水池,铺设了水管3800多米,解决了蔬菜基地灌溉的难题。”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只有从根本上斩断穷根,让贫穷不再代代传递,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持久战。为切实发挥好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排头兵”作用,余勇军还主动与对口帮扶的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商,为水塘村瓜拉小学的孩子们争取到了230套全新的桌椅用于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瓜拉小学校长夏涛说:“我们学校的桌椅板凳已经使用十五六年了,大部分的桌椅都比较陈旧,余书记在了解到我校的实际情况后,为我校争取到了230套全新的桌椅,将我校之前使用的所有旧桌椅全部更新,极大改善了我校学生的学习环境。”
  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水塘村的变化一月更比一月新,村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余勇军用一个个实际行动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他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余勇军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既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水塘村的荣誉。获得表彰,对我既是激励,也是鞭策。下一步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做好全村蔬菜产业发展和黄牛养殖,带领全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