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6-01

安置小区里的幸福事:不出小区有活干 轻轻松松把钱赚!

作者:   时间:2021-06-01 阅读:236


 安置小区里的幸福事:不出小区有活干 轻轻松松把钱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威宁融媒记者 唐爱梅 罗纱


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上班


  5月26日,威宁自治县雄山街道小康馨区的扶贫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一台台缝纫机不停转动,布匹在工人灵巧的手中,经过缝合整理,变成了一件件校服。
  “在这里上班能照顾孩子,干活不算累,收入也比较稳定。”45岁的王中巧笑着说,“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很开心!”
  2018年,家住在海拉镇平原村的王中巧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牛栏江畔的大山深处搬进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康馨区。
  未搬迁之前,王中巧一家的主要收入是以传统耕作为主,广种薄收。“土地贫瘠,种一年庄稼还不够吃半年。”王中巧回忆,为补贴家用,还到村里的小学兼职做饭。
  搬进县城后,小区整洁漂亮,基础设施齐全,一家人也住上新房子。起初,开启新生活的王中巧心里还是有点顾虑,“要是没工作,在城里也待不下去。”王中巧说。
  正如王中巧担忧的问题一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是每一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盼。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设置就业服务中心平台和多就业服务窗口,发布就业信息和积极引导搬迁群众择岗就业。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在安置点打造多个扶贫车间,吸纳广大无法外出的搬迁群众到车间就业。
  此前,威宁冠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已在雪山镇、龙场镇、新发乡各打造了1个扶贫车间,有效带动了当地部分无法外出务工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去年8月,威宁冠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在小区打造的生产车间正式投入使用,王中巧第一时间报了名。“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我也不想闲着,在这里一个月至少3000元以上。”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熟练工,工资稳定。
  “现在有60多人稳定就业,平均工资在4000元左右。”威宁冠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菊说,车间按照两班倒的方式灵活调配工作,方便搬迁群众实现照顾家庭和上班挣钱两不误。
   5月,车间又新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专门做棉服和冲锋衣,就业岗位也新增了20多个。“我们还要继续规模,让更多人随时来都有班上,带着大家一起致富。”陈红菊坚定地说,将充分发挥扶贫车间的带动作用,继续让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车间里,“不出小区有活干,轻轻松松把钱赚”的横幅格外醒目,目光下移,一台台缝纫机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工人们有序地忙着生产,不时地传来阵阵欢快的谈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