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牛”转乾坤 “羊”眉吐气
作者:文旭 何欢 时间:2021-06-02 阅读:217

养殖户在放牧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支持下,威宁实施了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等项目,并推广“种草养畜、草畜配套、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等科学方法,紧紧围绕“明确一个目标任务、实施一项重点工程、健全五大发展体系、始终做到六个坚持”的“1156”发展思路,奋力发展壮大牛羊产业,切实走出了一条畜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时下,广袤无垠的草场,膘肥体壮的牛羊,满脸喜悦的牧民,这是威宁发展畜牧业带来的新景象。威宁拥有天然草山草坡116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约4万亩、人工及改良草地35万亩,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县,具有“畜牧之乡”之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飞播的灼圃万亩草场,探索出了“卧地改良、划区轮牧”等配套技术,形成了“灼甫模式”,并写入农业高等院校教科书。
威宁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易鸣说:“威宁灼圃草场总面积9700余亩,覆盖了10余户养殖户。现在饲养绵羊3000余只,牛500余头,年出栏牛150余头,每头牛出栏价格在1.3万元至1.5万元左右,总产值在200万元左右,羊每年出栏1500只,年总产值在300万元以上。”
除了灼圃草场,威宁还有百草坪、马摆大山、梅花山等主要草场,在各草场的辐射带动下,截至2020年末,威宁牛存栏38万头、出栏11.8万头,产值达14.2亿元;羊存栏44.3万只、出栏30.4万只,产值达4.6亿元。
板底乡板底村养殖大户王述光说:“我喂羊有十多年,从一开始的四五只到现在有两三百只了,百草坪喂羊很方便。一年卖100只羊左右,有十多万元的收入,羊毛能剪1000多斤,卖得到6000元至7000元。”
易鸣说:“肉牛存栏打算从40万头提高到50万头,建设500头以上的育肥牛场10个,100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000个家庭牧场,1万户养殖大户。”
威宁还认真落实省市县三级协议,即2020年至2021年投入资金8100万元,用于肉牛产业发展。建成占地面积30亩、年产能1万吨的干草加工中心。建成适度规模家庭牧场341家和育肥场7个,存栏500头肉牛以上规上企业8家,其中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个,安格斯牛繁育场4个,利用牛羊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广大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威宁县雪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绍刚介绍:“我2016年开始成立合作社,开始喂了12头牛、100多只羊,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现在发展到107头牛、1600多只羊,带动四个村2100多户农户。”
威宁还成立了贵州黄牛集团威宁SPV公司,提供办公场所,选派领导班子,完成第一批资本金注入。接管2个规模场育肥场,养牛1300头;年底建成10个以上规模育肥场。争取到省农发行授信额度3亿元;协调平安保险公司购买肉牛保险。种植5000亩青贮玉米和5000亩光叶紫花苕。争取到中央肉牛产业集群项目资金1550万元,通过“1+N”的发展模式带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威宁将紧紧围绕“抓饲料、促规模,抓屠宰、促加工,抓市场、促销售”的发展思路,推动全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2021年至2025年肉牛存栏由40万头增加到50万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