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6-09

从“六治”到“六变”

作者:杜应妮 时间:2021-06-09 阅读:207


 六治”到“六变”
——奋进中的新发乡
记者 杜应妮

  新发乡曾是毕节市18个极贫乡镇中贫困程度较深的乡镇之一,在省、市、县领导和各部门的持续关心关爱下,乡党委政府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更加扎实的作风,众志成城决战贫困,顺利实现了高质量脱贫。4月23日,在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新发乡党委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发乡位于威宁县东南角,全乡辖31个行政村(社区),160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布依、彝、苗、回、蒙古6个民族和蔡家人,共11640户5271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4%。为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市、县脱贫攻坚队伍均下沉到各村开展工作,党政班子成员均包村联户,认真对照脱贫攻坚任务挂牌作战。
  在决战脱贫攻坚期间,新发乡成立了31支攻坚队,从乡里面选派优秀的干部,直接到村驻村帮扶,实现重心下沉、力量下移、尽锐出战;该乡还依托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从乡合作总社把资金分到各村领办的合作社,由村合作社来帮助补齐短板,同时也让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有一定的利润收入,从而也壮大了村集体合作社。
  针对长期以来群众收入低、基层基础弱、人居环境脏、治安状况乱、交通交流堵、内生动力差等情况,新发乡精准施策,强力推动治穷变富增收入、治弱变强夯基础、治脏变净美环境、治乱变宁保稳定、治堵变畅梳交通、治愚变智增动力六项工作。
  新发乡党委副书记马勋华说:“31个村(社区)都分别有班子成员任队长,直接联系各个村,要求每个月都有两个星期以上吃住在村,走访发现短板以后就由联系村的领导就审核把关,然后就直接补齐,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上报到乡里面,由乡里面开党委会进行解决。”
  从“六治”到“六变”,全乡群众居住、饮水、教育、医疗等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和干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大考中交出了满意答卷。如今,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里的道路交通也得到极大改善。
  新发乡还通过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强化巩固政策落实、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强化扶贫资产管理等有效措施,持续保持工作力度不减,队伍不散,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马勋华说:“获得表彰离不开省、市、县各级的帮扶,也离不开乡党委政府和全体老百姓的努力,这一荣誉对我们是鼓舞,也是一种激励。下一步,新发乡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扣责任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把‘四个留下’作为关键举措,坚决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稳步衔接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