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善念万物美
作者:方泳霖 时间:2021-06-10 阅读:252
每次和女儿经过门前的那条河时,她都会问我去年放生的小鱼是否已经长大。我俯下身笑着告诉她,它们已经长大并且过得很开心。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听了非常开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去年初夏,邻居从小溪里抓回几尾小鱼送给女儿,女儿很开心地将它们养在了鱼缸里。她精心饲养着小鱼,不光给他们喂鱼食还给它们喂饼干和面包。一天周末我对女儿说,我们把小鱼放生吧,让它们去找自己的妈妈。女儿听了我说的话若有所思,但不消片刻她就欣然同意将小鱼放生。
我始终认为,善良是人生最美的修行。怀有一颗慈悲之心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是一束光,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能温暖自己。我从小培养女儿的慈悲之心,是想让她做一个善良的人。也许这几尾小鱼养在家中颇有观赏性,但时间一久小鱼必然会死去。与其让女儿看到小鱼死去令她自责难过,倒不如将其放生使她心头始终怀有一份牵挂和希望要来的更好。当女儿问我小鱼是否长大的时候,虽然我不知这几尾小鱼究竟是生是死,但我告诉了她一个愿意听到的答案。让她相信小鱼会因为她的善举获得自由并过的很好,让她心头充满爱,我认为这比任何说教都要好。
善良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怀,也是世间最美丽的花朵。每次我看到女儿劝别的小朋友不要去伤害小动物的时候,我明白我在她的心里已种上了一颗善良的种子,这颗善良的种子正在她心中萌芽,促使着她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与善者同行,传递温暖,传递正能量,让她去影响身边的人,让她生活充满阳光,这就是我希望她今后生活的样子。
郑板桥写信给堂弟阐述他的养鸟之道:“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郑板桥的养鸟之道是将鸟放归大自然,然后在房前房后种上数百株树,以此吸引鸟雀来陪他,这样更容易让他开心。
这个道理和我让女儿放生小鱼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女儿放生小鱼的那一刻才是正在拥有了它们,因为它们将永远停留在她的心中。我们完全不需要用鱼缸去约束它们的自由,它们属于江河,属于大海。我们只有拥有像大海一样的胸怀,才能使自己变得豁达,才会不去计较得失。
心存善念,万物皆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拥有了多少东西,而在于内心的丰盈。通过放生小鱼的事例,愿女儿心中长存善念,在得失中看到善良的本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个人的修行,远不如使身边的人变得美好,若世人皆能如此,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