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6-10

心扉半敞是丁香

作者:龚凯健 时间:2021-06-10 阅读:276


   空气中它独有的暗香,随着温润的风儿浮动而来,昭示着丁香花绽放的季节到了。
  “闻香方知花开”的花并不多见,丁香的气味尤为馥郁香浓,它似在用“暗语”告知世人——它来了。丁香因其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气宜人而得名,花为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一丛丛、一簇簇蓬勃于枝头,让人见了,心海中瞬时也绽出万千朵花儿来。
  丁香满园之时,春便远了,手抚它紫色的花蕊,一丝惜春的情愁悄然而至,头顶灼热的阳光,却激发出它更浓烈的香气,让你瞬间便拈花微笑,回到当下的美好之中。
  古人几乎给每一种花都赋予了花语,譬如牡丹之富贵,梅花之高洁……丁香因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姿态,如同心扉半敞,便有了“愁绪与离别”的寓意。在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中,丁香结与未展开的蕉心一同带着忧愁各自春风,唤来无数文人墨客以丁香结为引子,去勘破“情”字之无常。
  近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写道:“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男子期盼着能遇见诗句中油纸伞下女子,女子则憧憬着自己便是那画中灵动的女子,丁香馥郁的香气似乎也循着诗人的字迹徐徐地来了。
  “香中人道睡香浓,谁信丁香嗅味同。一树百枝千万结,更应熏染费春工。”在众多诗词中,丁香结多喻愁结不解之意。但在诗人元好问的这首诗中,它只作为丁香花最朴拙的一部分,剥离了忧愁,保留了迷恋,非但没有阴郁,反倒增添了一抹喜色。惊喜地反复品读诗作,仿佛看到布衣诗人正负手徜徉于花海之中,享受着尘世的片刻欢愉,大概诗人心里也住着一位名叫“丁香”的姑娘吧。
  现代人赋予丁香的话语,似乎更具新意:淡泊与高洁,纯净的青春,长久的友谊……它深浅不一的紫,确实完美地诠释出了如初恋般梦幻的色彩,很容易让人的情感产生共振。爱,从来都是生活的主旋律,尤其是青葱岁月中,那令人心动的白裙少女或是白衣少年。远远望着他们驻足丁香树下,并不忍心去惊扰岁月中的美好,只将那份懵懂的爱,烙印在了心底。若干年后,某个丁香花开的季节,静坐在暗处,鼻息间它的幽香便自然地带着你回到了那年那月的感动之中……
  爱上丁香之美,随时可沉浸其中,享受着被它簇拥被它注目的快乐。它不比牡丹华丽的高不可攀,或是梅花逆势而绽的决绝清冷。它源自民间,原野路边即是它的家园。它装扮世间,同时又带一抹舍我其谁的傲然。在经历了生活的波澜起伏后,才学会心静的看一朵花。丁香从不像其它的花儿一样,由简至繁,若开必至全盛,它只那样静静的“半心”绽放,难得“敞开心扉”。从成人的角度看,它的“结”,并不无妥,毕竟人心不古,全心未必换来全意。它只愿随心而动,四季花开。
  小区的景观带里,丁香开得正旺,被它的香气撩拨得心痒难耐,有心采撷回去独赏,却又自嘲一笑:它的繁复至极的美,哪里是一间陋室可盛得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