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6-18

丝丝甜凉暑尽消

作者:边塞 时间:2021-06-18 阅读:302


   芒种一过,真正的夏天就翩然而至了。
  六月,似乎像是一条鲜明的界线,将季节分割得清清楚楚整整齐齐。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酝酿了几个月的热情,犹如按耐不住的火山岩浆,“腾”地一下就爆发了出来。
  地表弥漫着的暑气渐渐上升,以千军万马破竹之势不断地吞噬着所剩无几的凉意。也许是为了和大地的悸动相呼应,天空拨开庇荫的云层,把载着太阳的神车拉到最耀眼的位置,任凭那璀璨夺目的光铺洒遍每一个角落。
  汗流浃背,焦渴非常,这个时候,如果能吃上一口冰淇淋,让泛着甜蜜的凉意碾压着暑热,从唇齿到喉头一路滚落,一定会吟逸出尘世间最满足的喟叹。
  在炎热的夏季里,几乎没有谁能抗拒冰淇淋的诱惑,且不说那软糯甜滑的口感,也不说那沁人心脾的触感,单单只是凑近了,闻闻甜中带香的气味,都会心生荡漾。难怪有人会将冰淇淋比喻成少女的肌肤,丝滑细腻又充满年轻的活力。还有人说,舔舐冰淇淋时,就像是含住了情人柔软的唇瓣,明明只是简单的触碰,却能让肾上腺素迅速飙升,那种无法言明的愉悦感,犹如七彩烟花在夜空中炸开,强悍且温柔。
  一直以来,历史上从未有过对冰淇淋的确切记载,它总是被当作舶来品。其实,早在商汤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专门制冰的“凌人”,他们将水牛奶、面粉还有冰等食材混合在一起,做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经历了贞观之治的唐朝,国富民强,日渐鼎盛,长安城一派繁华景象。由于经常和域外交流,各地的使者将不同口味的食物带入大唐,域外与本土的饮食习惯逐渐融合。
  在唐朝章怀太子墓出土的“仕女图”中,就出现了冰淇淋的雏形,只不过那个时候这种食物被称作“酥山”。据文献记载,酥山一般由女性制作,先将“酥”加热到几乎融化,然后在冰沙的器皿上浇淋,做出山峦的形状,最后再放到冰窖里冷冻。酥山的最底层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会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物,是当时贵族们最喜爱的消暑之物。
  到了宋朝,人们将果汁牛奶和冰块混合在一起,成为当时十分流行的冰冻饮品。大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一首五言绝句:“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米盘底碎,雪向日冰消。”十分准确形象地描述了其甜凉绵软的口感。
  元朝是冰淇淋正式“成型”的时期。游牧民族对奶制品有一种天生的热爱,据传,元世祖忽必烈为了使鲜牛奶拥有更长的保质期,于是在里面加入了冰块,后来又掺进了一些新鲜的水果,爽心爽口的“冰酪”就此诞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曾在《续夷坚志》中写道:冰水冬日结冰,小于芡实、圆结如珠……盛行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后来,马可·波罗将冰酪带回了意大利,很快这种神奇的食物就风靡欧洲,一时间成为身份的象征。经过几百年的演变,逐渐成为现代的冰淇淋。
  现如今,冰淇淋的种类五花八门,人们甚至还把它和爱情融合在一起。
  “我从冰淇淋中偷出了夏天,从你的眼中窃取了爱意。”
  “想你的心,就像是夏日里的冰淇淋,融化成水,也是甜的。”
  甜蜜的字句撩动着年轻的心弦。
  在蝉鸣的季节,细细品尝着松软香浓的冰淇淋,心底一片澄净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