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6-21

雪山镇盐井村: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产业发展有活力

作者:祖海雪 时间:2021-06-21 阅读:223


 

蔬菜基地

 
  近年来,雪山镇盐井村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以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优势,发展立体农业产业,充分利用“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党支部作为后盾,打造河谷有蔬菜,坡上有经果林,吸纳周边村民到基地进行务工,实现收入稳步增收,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日,在盐井村小瓜种植基地,看着一垄垄长势喜人的瓜苗,有的露出了小黄花,有的挂满了待采摘的小瓜,务工群众从早到晚忙着采摘、打包、运输,一幅瓜熟人忙的乡村美景铺展开来。
  今年年初,村民田灵巧听说村里面要流转土地种植小瓜,她二话没说就将自己家的10亩土地流转了。一年不光有4000元的土地流转费,自己还能在基地上务工,她很是高兴。
  田灵巧说:“我家现在不仅每年有几千块钱的土地流转费,我还在基地里打工,每天有100元的工资,离家近,又能照顾家里的小孩。”
  谈起现在盐井村小瓜产业发展,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派驻盐井村第一书记马骄警格外有感触。今年年初刚到盐井村时,他走访了全村每个角落,发现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家里剩下的以老人和妇女为主,如何带动这一部分群众就业增收成为了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马骄警说:“ 因为村里剩下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和老人,我当时想要带动他们增收,最好的办法是在村里发展产业,把基地建在家门口。”
  经过多方走访调研,村支两委和马骄警发现盐井村从气候、水源以及地理条件上来看特别适合发展小瓜等短平快蔬菜产业。现在正值小瓜大量上市,基地里每天都是务工群众采摘、打包、装车的忙碌身影。在种植过程中,基地杜绝使用农药,种出的小瓜属于绿色农产品。
  据盐井村副主任李进介绍,盐井村今年种植小瓜200余亩,每亩能采摘小瓜1万斤左右,每斤又能卖到7角左右,预计一亩地的收益在7000元,除了销往当地及周边的学校,还销往贵阳、四川、重庆等地。
  盐井村小瓜种植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吸纳周边村民在基地进行务工,帮助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马骄警说:“目前盐井村的产业主要是小瓜,品种单一,等完成小瓜的采收,我们计划增加种植茄子、辣椒等作物,丰富我们的产业带动群众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